日本為什么不進行大量的考古?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0-07-10 

  日本的考古活動開始得要比中國早一些,而且一度比我們的水平要高,甚至現在在一些方面還要領先于我們。(不丟人,考古這個學科本身都是西方搞出來的,我們古代研究古物一直是金石學,后來被列強刺激了才開始搞考古)。

  日本考古學會創立于1896年,而中國的正規考古是20世紀20年代才開始的。跟斯坦因伯希和這些人類似,日本人也很早插足敦煌文物。

  跟中國比,日本的歷史當然不算長;跟美國比,日本的歷史那是長長長長長的。

  有歷史,就不缺文物古跡,日本國內的古墳、遺址多了去了,人家也發掘,也研究。

  圖1

  圖2

推薦閱讀:考古專家在古墓挖掘現場,發現了遼代酒菜,千年前歷史的見證!

  除了在本國做考古,日本也在國外做。這跟日本的另一個黑暗勾當——侵略分不開。從侵占朝鮮開始,日本就在朝鮮搞考古,掠奪走大量文物。

  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在東三省也遍尋文物古跡,做了不少工作。發掘了很多珍貴的墓葬,尤其是高句麗時期的。七七事變之后,可以說日本軍隊推進到哪里,考古也就跟到哪里,在這個過程中,又有大量文物流失或者破壞。

  圖3

  日本的這種“侵略考古”當然是非常罪惡,也違背學術道德推薦qiwen.tv。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那批日本考古人的“工作態度”夠認真,撰寫了一些在今天看來質量依然上乘的考古報告(比如說,1930年代出版的考古報告,在插圖中采用雙色套印標識不同的考古現象,我們近些年才開始采用類似的做法)。這些成果不僅方便今人繼續研究,也為我們批判侵略提供了鐵證。

  圖4

  日本的歷史、考古領域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們總是想把自己放在絲綢之路的大背景之下,可以說擠破頭也要扎進來。一搜日本的考古書,關于シルクロード(絲綢之路)的簡直浩如煙海,有研究大陸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的,也有研究日本本國發現的與絲路有關文物的。這樣的傾向,反映出他們的一種心態,或者說野心,即希望躋身于更宏大的時空之中,把自己跟更廣闊的世界聯系起來。

  圖5

  說到日本考古,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那個著名的造假事件,這是日本考古抹不掉的“黑點”奇_聞_網。不過據此來判斷日本考古水平整個不行,就沒什么道理了。

  中國考古學起步晚,再加上戰亂影響,一度是不如日本的,不過我們超趕很快,起碼在研究古代中國的領域,已經趕上并超過了日本同行。

  在研究古代日本的領域呢?很遺憾,借用一位中國考古學家的話,我們的考古學,是中國考古學,只有在討論中國考古的時候才能跟國外進行對話。我們國家專門研究日本考古的學者,非常稀少。您別覺得日本面積小、歷史短所以沒必要研究,那是妄自尊大,要不得。畢竟,清朝時我們就這樣想過,后來很慘原文www.qiwen.tv。

  我在工作中跟日本的考古人合作過,說實話,這些人工作時普遍高度認真,發掘、繪圖、拍照、軟件的技術,比我們的平均水平要高。最重要的是,他們做考古的年輕人,對待這份工作,比我們的年輕人似乎更虔誠。這一點不服不行。

  所以,日本不是不大量考古,是因為島國歷史短,面積小,文明體量有限,所以無法支撐他們的考古事業。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2513
本文標題:日本為什么不進行大量的考古?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