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
這首“詩”,想必都不陌生,郭德綱的單口相聲中經常用到,叫做定場詩。
其實這并不算一首詩。
這是《二十一史彈詞 》第四段 (說三分兩晉)中的詞牌曲:西江月。作者:楊慎。
詞中提到的夏商周,大家自然不會陌生,都是我國歷史上的國號,常聽的還有唐宋元明清。
雖然我們對這些國號都耳熟能詳,但是這些國號是怎么來的呢?在這些國號背后,又有哪些意義呢?

其實國號很早就有記載,《史記 五帝本紀》中記載,“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原文www.qiwen.tv。”
我國古代,誰得了政權,就誰“得國”,很明顯這是一句廢話……
執掌政權就“享國”,注意不是“享年”哦……
失掉王朝自然就叫“失國”。
國家的名稱或名號。是為表示新朝的“圣明”,每個開國之君都要定國號以彰其“明德”奇 聞 網。不過有一些國號的確立,又有些太過浮皮潦草,簡單到讓人瞠目。
推薦閱讀:考古學家發現最早的恐龍巢:距今1.9億年
第一種,以所封爵的名稱確立國號
這種確定國號的形式來自其創建人的爵位名稱,而爵位往往又與某一地名相一致。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2524
本文標題:要不要這么隨意?這個國家的國號竟然是用土特產命名的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要不要這么隨意?這個國家的國號竟然是用土特產命名的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