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在陜西發現了武則天的墓地。當消息傳到郭沫若的耳朵里之后,他顯得特別的興奮和激動。因為他一直以來就對保存在武則天墓葬中的《蘭亭序》原稿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夠在他死之前親眼看看。
聽到這個消息后,他越發的想一睹《蘭亭序》的真容了,但是他卻沒有什么正當的理由。后來,他突然想到前段時間出土了一批東晉時期的文物,里邊都是用隸書書寫的。于是他就拿這個作為一個引子,他寫了一篇文章,大意上是說《蘭亭序》是隸書寫的,而并不是行書字體,并且在報紙上發表了。
這篇文章公之于眾了之后,正如郭沫若預想的一樣,有人反對他的說法,并且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與他爭論。郭沫若便又發表一篇文章,在文章里說到:要想知道誰對誰錯,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武則天的墓中拿出《蘭亭序》,大家瞧一瞧,那馬上就知道誰說的是對的了。
他還專門為此事去找周總理,他跟周總理說,東晉的時候用的都是隸書,根本不會有行書寫的《蘭亭序》。所以這很有可能是后來的人弄的假的冒充的,為了搞清事實真相,最好的辦法就是挖開武則天的陵墓,一看究竟。
推薦閱讀:考古學家發現恐怖木樁陣,發掘三次才解開真相!
周總理聽他這么一說,趕忙制止了他。周總理說1956年郭沫若主持的萬歷定陵挖掘工作,挖掘完成后,出土的文物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周總理以這個為理由,不同意郭沫若挖掘武則天陵墓的想法。
郭沫若狡辯道,萬歷陵墓挖掘后,也替研究明朝歷史的專家解開了很多的疑問的。其實后來也有很多考古方面的專家對于郭沫若想要發掘武則天墳墓的想法表示反對。指出郭沫若想看《蘭亭序》已經很久了,他實際上就是想看看王羲之的真跡,而并不是真的為了考古,反而他卻認為他是為了考古事業。
當時郭沫若憑著和周總理相處多年,再加上自己社科院長的職位,試圖說服周總理允許發掘武則天陵墓qiwen.tv。但是聽了他說的關于發掘的好處之后,周總理只是說到在十年之內不會去開掘帝王的陵墓,拒絕了他的想法。而不去主動開挖帝王陵墓的政策一直到現在也在執行。
本文標題:郭沫若想發掘武則天墓,卻不是為了考古,還好周總理阻止了他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