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十大有權勢女人排行 萬人之上睥睨眾生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0-07-10 

         歷史的書頁中到處都閃現著權威女性的名字,時常都會出現一些與她們同時代的男性一樣散發權威光芒的偉大女性。她們中的一些影響深遠,為現代人熟知,這里列出了歷史上極具權威的十位女性,而在這十位權勢女性當中,中國歷史上的2位女人也赫然在列,你都知道她們是誰嗎?

  第一名:維多利亞女王(1819年~1901年)


 

  是的,位居榜單之首的是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我強烈贊同選擇維多利亞女王為歷史上最具權威的女性,因為他不僅是英國女王還是疆域遼闊的大英殖民帝國統治者。

  整個殖民地的面積達1400萬平方英里,橫跨六大洲,它統治了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新西蘭、尼日利亞、南非、蘇丹及其他眾多國家。論地理范圍,大英帝國是十九世紀也是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維多利亞統治時期的人口數大約為4到4.58億。

  維多利亞開創了一個全球性趨勢,被稱作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時代影響了國民的保守宗教觀念,人們的社會態度,時尚,以及政治理念,美國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深受其影響。維多利亞女王的任期是1837年到1901年,總共在位63年,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統治者。

  盡管她不得不讓英國議會分享她的權利,但維多利亞在還是擁有一定的政治決策權。例如,在同時任命內閣大臣和總理時她的分量舉足輕重。

  她甚至還負責任命特別大使和英國國教的主教。她也定期通過書信或者私下里與總理門商討國家大事。維多利亞促成了聯合王國以及大英帝國的大規模政治和社會改革,她還支持了議會在1838年提出的法案,統一廢除大英帝國殖民地的奴隸制度。

  1847年,她主張工廠法,將紡織廠工人的工作時間減少到每天十小時。最后一項重要的事跡是,維多利亞支持了1884年提出的第三次改革法,法令規定所有家庭主男均擁有選舉權,這項權利的順利擴展讓幾乎所有英國男性都獲得了選舉權。

  第二名:俄國女皇凱瑟琳(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


 

  凱瑟琳二世,又稱凱瑟琳大帝。在我的名單中,她理應排名第二。她統治俄國成為并且到今天仍然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一大國,她還將啟蒙運動思想引入俄國。

  自1762年始到1796年凱瑟琳去世,她的統治時間長達34年。凱瑟琳出生于德國(今波蘭)一個信仰路德教的小公爵家庭。1744年,已經掌握俄語的凱瑟琳來到俄國,她將要嫁給即將繼承王位的彼得三世。在這一年,她皈依了東正教。

  一年后,凱瑟琳開始了這段后來證明對她來說非常不幸的婚姻。她看著她的丈夫傲慢而幼稚,于是,在1762年,凱瑟琳與國王近衛軍密謀發動宮廷政變推翻她的丈夫。最終,凱瑟琳在俄羅斯稱帝。

  作為女皇,凱瑟琳繼續像她的丈夫彼得和伊麗莎白沙皇那樣西化俄國。她將啟蒙運動思想融入她的政治、藝術中,并創造出一套成功的對外政策。她在兩場重要戰爭中擊敗奧斯曼帝國,從而將俄羅斯帝國的領土擴充至黑海。

  凱瑟琳的帝國領土跨越三個大洲——歐洲、亞洲以及部分北美洲,并延伸至北冰洋以北、黑海以南、阿拉斯加太平洋以東以及波羅的海以西。凱瑟琳于1767年創建立法委員會進行體制改革,1775年引入地方政府自制制度,并于1785年頒布《御賜貴族特權詔書》。

  然而,在1773年,一位名叫葉米里揚·普加喬夫的哥薩克人在烏拉爾山脈附近發動了叛亂。這場叛亂后來被稱作普加喬夫起義,其主要追隨者包括哥薩克人以及一些不滿的少數民族,包括巴什基爾人、韃靼人、哈薩克人以及卡爾梅克人。

  普加喬夫聲稱自己是失蹤已久的彼得三世,并且不少人相信他在十一年前從謀殺事件中逃了出來,如今是回來要回王位的。這場叛亂激怒了凱瑟琳并最終促成她的改革政策。

  凱瑟琳迅速鎮壓這場普加喬夫起義以及國內發生的其他叛亂,而后她給民眾制定更多的限制并進一步加深了農奴制的盛行。換句話說,再也不會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威脅到凱瑟琳的皇權了!

  第三名:慈禧太后(1835~1908)


 

  慈禧可能是自7世紀女皇武則天的周朝以來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事實上,慈禧可能比武則天更具權勢,她是一個有野心的保守的領導者。她反對國外勢力以及支持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不管怎樣,我把她排在這個榜單的第三的位置。

  慈禧是咸豐皇帝的配偶,在她的丈夫死后,她為了她的兒子同治皇帝,作為攝政王垂簾聽政,之后是她的侄子,咸豐皇帝。慈禧的統治始于1861年,一直持續到1908年慈禧逝世。慈禧是滿清的最后一個皇太后也是中國的最后一個皇太后。

  慈禧1851年被送入紫禁城,作為咸豐皇帝的妃子。1856年,慈禧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未來的君主——同治皇帝。兒子的出生,使慈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她成了咸豐的配偶,不久以后,咸豐皇帝在1861年去世了,同治成了皇帝,而慈禧成了攝政王。

  事實上,慈禧掌握了實際的權力,因為完全由他獨攬朝政。她在安排了優秀的顧問在她周圍,同時也鞏固了她的權力推薦www.qiwen.tv。

  在慈禧時期,內憂外患困擾著中國,那時這個國家正遭受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余波,同時還有太平天國運動。慈禧委派總督曾國藩處理太平天國運動,結果,曾國藩成功平復了太平天國的叛亂。

  在1881年,慈禧處理太多與西方外來影響有關的事情,她終止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進程。結果,她下令停止了留美幼童向西方學習的計劃。

  1898年,光緒皇帝,慈禧的侄子,認為中國需要文化和政治上的改革,所以他發起了史稱“百日維新”的改革,他開始轉向西方。慈禧發起了政變終止了變法運動,并把光緒帝軟禁。

  對西方影響的仇恨繼續,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使西方基督教傳教士成為襲擊的目標。義和團運動失敗了,然而,是西方國家干預和讓他們停止了反抗。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02年和1908年之間,慈禧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她開始鼓勵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我想知道是什么使她改變了主意。

  第四名:英格蘭伊莉莎白一世 生于1533卒于1603


 

推薦閱讀:中國歷史上十大名菜排行榜:看你吃過幾道名菜

  盡管過去的瑪蒂爾達皇后,簡·格雷小姐,和瑪麗一世都憑借自身的實力統治了英格蘭,但伊麗莎白是真正第一個靠絕對權力成功統治的加冕女王。她終身未婚,常常被稱為“童貞女王”。伊莉莎白最值得銘記的是為英格蘭帶來了文藝復興。同樣被值得銘記的是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并且在英國建立新教,取代羅馬天主教。

  伊莉莎白是亨利國王八世和他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她從1558年開始統治直到1603年她去世來源www.qiwen.tv。她是都鐸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她的統治時期以“伊莉莎白時代”而著稱。

  伊莉莎白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并且師從著名學者羅杰·阿斯卡姆(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作家,著有《教師手冊》)的教導。作為一個學生,她學習希臘語、拉丁語、修辭學和哲學;她掌握了所有這些科目。

  毫不意外的,當伊莉莎白上臺時,她把英國法院變成了一個以詩人、作家、音樂家、學者的中心。她與威廉·莎士比亞、埃德蒙·斯賓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詩人,代表作有長篇史詩《仙后》)、克里斯托弗·馬洛(英國劇作家、詩人及翻譯家,以寫作無韻詩及悲劇聞名)有密切關系。

  伊莉莎白也把英國從一個天主教國家轉變成一個新教國家。盡管她對新教頗有好感,伊莉莎白因寬容英格蘭所有宗教而著名。她的統治和宗教轉換在其他歐洲天主教國家備受爭議。

  多年來,伊莉莎白的表妹,瑪麗蘇格蘭女王覺得她是英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瑪麗曾經策劃刺殺伊莉莎白多年。因此,瑪麗一生中大部分都軟禁在英格蘭。然而,最終的最終,瑪麗在1587年被處決。

  瑪麗的行刑和英國對西屬尼德蘭新教徒的長期支持是最后一根稻草。1588,伊麗莎白的前姐夫,西班牙菲利浦二世,派出了他的海上艦隊,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入侵英格蘭,廢黜伊麗莎白,重建羅馬天主教作為官方宗教。

  然而,伊莉莎白證明自己不是畏首畏尾的人;她報復并且獲勝。打敗無敵艦隊使西班牙破產并使菲利浦二世蒙羞。無論如何,伊麗莎白時代的英國從繁榮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世界強國。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2685
本文標題:歷史十大有權勢女人排行 萬人之上睥睨眾生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