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最大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是按照命運寫好的劇本進行著的,哪怕結局很荒謬,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只能扼腕痛惜,不可選擇,無法改變歡迎qiwen.tv。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很多的人或事在不斷的流逝中給我們帶來了千載的遺憾。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憾事,你聽過幾件?
1慈嬉受寵道光皇帝在英國的洋槍洋炮下,無奈的開了個不平等條約的頭。道光1850年死后,奕寧繼位,即咸豐皇帝。
在位期間,正逢清朝亂世,國庫空虛,危機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國即在金田起義,而后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真是內憂外患呀,咸豐皇帝有重整天下之心,卻無回天之力,在1861年含恨而死。他割地賠款也就罷了,把位子留給自己的后繼之君,也許后繼之君會有更大的作為,可是他卻留下個禍根,就是他寵幸的葉赫那拉·玉蘭,此人就是以后慈禧。
慈禧在咸豐死后在幕后操控朝政毫無建樹,而且慈禧是安逸享樂之輩,知道用錢蓋戲園子、搞壽辰,但是不知道變法革新,增加軍備,致使滿清甲午戰爭戰敗,而后被八國聯軍入侵,不但再次割地賠款,而且國格喪盡
慈嬉受寵
2崇禎中興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崇禎登基后,開始進行各方面的治理,他力圖挽回明朝衰敗的局面,促使明朝中興。先是鏟除了魏忠賢閹黨,為樹立皇權打下了基礎,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績了。
崇禎中興
憑心而論,崇禎是一個比明朝任何皇帝都要對國事認真負責的統治者,自登基以來,他幾乎沒有睡過一天好覺,但勤治天下的責任心并不能彌補他的缺乏經驗、多疑和剛愎自用這些性格特點!而這些性格特點與1644年到來有著直接的聯系,崇禎若真的多一些睿智和寬厚的話,明朝真有可能會中興,而且最起碼不至于亡國。在當時,明朝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明王朝守住了國土,那么自鴉片戰爭始,中華民族長達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是否會改寫?
3靖康之恥
宋朝的江山大部分毀在宋徽宗手里,一個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一百多萬的人口,還有中國文化達到頂峰的繁榮就這樣消逝了,成為一片廢墟。那些傳世的珍寶們,也因此被毀,舉個例子,唐代的大畫家吳道子的傳世作品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了,只有民國時徐悲鴻先生收藏的一副《八十一神仙卷》被認為是吳道子的真跡,但還沒有最后的定論。徐悲鴻先生在此畫上題上“悲鴻生命”四字,可見此畫在徐悲鴻心中的無上地位。
而《宣和畫譜》著錄的北宋宮廷中收藏的吳道子的畫竟有九十三幅之多。這些無價之寶在遭遇“靖康之恥”被金兵掠到北國后就再也沒能回來。中華文明就此損失了一大批無以倫比的珍貴寶藏。
推薦閱讀:筷子竟是妲己發明的 揭秘十大歷史罕見真相
靖康之恥
4柴榮猝死
周世宗柴榮乃五代后周太祖郭威的養子,是后周的第二個皇帝,他也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老上級。
柴榮猝死
柴榮可是個雄才大略之人,在北漢和遼國的聯軍南侵的壓力之下,力排眾議,毅然揮軍對殺,大破之。柴榮善于治軍,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已失傳,制訂了消除割據、實現統一計劃歡迎qiwen.tv。攻取西歧一帶,三征南唐。而后為把遼人驅逐出幽云十六州,開始揮軍北上,進攻遼國,連克數城,遼人已經聞風喪膽,準備棄守幽云十六州了。可惜快打到幽州時,柴榮不幸病重,班師回朝,到東京后不久就歸西了,而后才有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建立了個福而不強、受盡凌辱的“癟宋”。
本文標題: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憾事 多少國人扼腕痛惜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