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考古”為吉林考古人員增添一雙“慧眼”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0-07-10 

  新華網長春12月27日電(記者周長慶、張博宇)記者從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2017年吉林省率先開展“重要遺址航拍影像及數字化三維數據采集”科研項目。被譽為“云端考古”的遙感技術特別是無人機航拍技術的應用,為吉林考古人員在空中增添了一雙“慧眼”。

  吉林省文物資源豐富,遺存年代涵蓋舊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等多個時段,是我國及東北亞地區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久以來,受地形、高度及各種條件的限制和影響,傳統考古手段往往難以對大型遺址進行全面、整體、多視角的圖像采集工作。

推薦閱讀:考古發現~蘆山峁遺址距今約4500年 將延安的筑城史至少向前推了2300年

  利用遙感技術進行考古記錄及研究最早是在20世紀初,1906年英國軍官沙普在軍用熱氣球上拍攝到的史前巨石陣遺址,被公認為第一次航空考古。隨著遙感攝影、測繪等技術的發展,考古學者將此類技術更多的應用于對古代遺存的發現與探究工作中。我國的遙感技術發展較晚,但利用該技術進行考古探查工作卻開展得較早。隨著國內無人機行業的蓬勃發展,大量的民用級低空遙感設備以價格低、性能好、航攝面積大等優勢進入考古工作者的視野。

  作為省內唯一具有考古發掘團體資質的科研單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科技創新,通過整合科技人才、推廣技術手段等方式,使全省文物保護工作中的遙感和數字化技術得到了全面發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來自www.qiwen.tv。他們與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合作,于2013年引進多旋翼低空無人機航拍技術,解決了考古發掘區域的全息影像采集難題,并將此項技術推廣到全省的考古工作中。到2015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發掘的每個考古項目均配備了低空無人機航拍器,受到考古人員青睞。

  吉林考古人員進行固定翼航飛設備調試準備工作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2876
本文標題:“云端考古”為吉林考古人員增添一雙“慧眼”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