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賀剛透露——高廟遺址發現雪峰山地區年代最早稻谷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0-07-10 

  本報訊 2017年12月31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賀剛在雪峰山文化研究會上透露一個驚人消息:最新研究表明,在高廟遺址距今7400年前的文化層中存在碳化稻谷粒,這是高廟遺址中首次發現稻作文化遺存,并且是湖南雪峰山地區迄今為止年代最早的稻作文化遺存。

  賀剛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率隊發掘高廟文化遺址的權威專家,當天他應邀出席雪峰山文化研究會高廟文化座談會,在作題為“高廟遺址考古發現與雪峰山區本土文化”的主題報告時透露了上述成果。

  高廟遺址是湘西雪峰山地區最激動人心的史前文明考古發現之一。遺址位于懷化市安江鎮東北約5公里的巖里村,地處雪峰山區、沅水中游的一級臺地上,是一處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遺址中高廟文化層年代上限距今7800年,下限距今6600年。該遺址于1986年被發現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由賀剛率領考古隊分別于1991年、2004年和2005年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工藝精美的陶器和宗教祭祀藝術品推薦qiwen.tv。賀剛在其專著《湘西史前遺存與中國古史傳說》中系統分析了高廟文化的區域類型、來源與演變、先民初創與發明等問題,確認沅水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賀剛介紹,高廟遺址的考古發掘已經過去十多年,相關研究正在進行當中。之前,高廟遺址出土了堆積如山的淡水螺和貝殼,發現了鹿、熊、獾、象、貘、犀牛等數十種水、陸生動物骨骸和植物遺存,但沒有發現稻作文化遺存。經過長期的研究努力,目前已在距今7400年前的高廟文化中期文化層中發現了碳化稻谷粒,并在高廟先民的石器上發現了稻谷和薏米的淀粉粒,經檢測分析已確認無疑。高廟遺址的稻作文化遺存年代上限稍晚于澧水流域彭頭山文化遺址中的碳化稻谷,綜合高廟文化的源流研究成果,足以證明雪峰山高廟遺址周圍地區、沅水中游一帶在7400年以前已經形成史前稻作文化。 ( 舒剛斌 夏喜衡)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2890
本文標題:考古專家賀剛透露——高廟遺址發現雪峰山地區年代最早稻谷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