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20位皇帝
20、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1736年-1795年在們,年號乾隆。其后又做了三年太上皇,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間,進行了平定大小金川叛亂、出征緬甸、安南等諸多戰役,自我總結為“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乾隆開四庫全書館,歷時十五年編修成《四庫全書》。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于養心殿駕崩,享年八十九歲。廟號高宗,葬于裕陵q i - w e n c o m。
乾隆劇照
19、雍正
雍正,名愛新覺羅·胤禛。康熙皇帝玄燁第四子,乾皇帝弘歷之父。
1723年,胤禛在紛爭中神秘繼位,年號雍正。繼位之后,雍正即著手整頓吏治,打擊朋黨。先后除掉與自己爭儲失敗的皇八弟、皇十四弟,以及侍功自傲的年羹堯、隆科多等人。
1724年,雍正詔令實行耗羨歸公和詎廉銀制度。雍正四年(1726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攤丁入畝”之策。命鄂爾泰都督云南,實行“改土歸流”。并用兵西北,維護邊疆。
1735年8 月23日,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猝然去世。其死因至今依然是史學界的一大疑團,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雍正
18、康熙
(1654-1722年),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生,清世祖順治的第三個兒子,母親佟佳氏。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世祖駕崩,玄燁即位,時年八歲,改次年年號為康熙。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玄燁親政。
康熙十二年(1673年)開始平定三藩之亂,歷經八年時間(1681年)予以平定。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復臺灣。面對俄國入侵,在雅克薩進行再次自衛反擊戰,而且取得了勝利。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出兵進擊噶爾丹,曾先后三次親征噶爾丹叛亂qiwen.tv。
推薦閱讀:百人敵萬人 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十大特種部隊
五十年(1711年),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于暢春園駕崩。廟號圣祖,謚號仁皇帝,葬于景陵。
康熙
17、努爾哈赤
1559年,努爾哈赤生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永陵鄉)。
1583年,努爾哈赤為報父祖之仇以十三副鎧甲,含恨起兵,開始了他一生的戎馬生涯。
1616年,歷經30多年的征戰,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在圖阿拉稱汗建國,年號天命,國號大金,歷史上稱為后金。
清太祖努爾哈赤
本文標題:中國古代帝王功績排名:李世民竟位居第七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