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想嘗試的新鮮事,卻時常被別人告知:來不及了www.qiwen.tv。想學習樂器,想出去旅游,想換個新工作……其實只要開始,一切都來得及。你又怎么知道,你不會是大器晚成,終于獲得成功的那個人呢?吳承恩50歲才開始寫《西游記》,勾踐臥薪嘗膽近20年才打敗吳國……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姜太公80歲
因為年代太久遠,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傳說他活了100歲,這畢竟是傳說。不過說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沒問題的。
姜尚年輕時曾在商都宰牛賣肉,又到孟津做過賣酒生意。他雖貧寒,但胸懷大志,勤苦學習,始終不倦地研究、探討治國興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大展宏圖,為國效力。直到暮年,終于遇到了施展才華之機。姜尚在輔佐周文王期間,為強周滅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內外政策。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發繼位,拜姜尚為國師,尊稱師尚父。姜尚繼續輔佐周國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舉兵伐紂,在牧野大獲全勝。周朝建國之后,姜尚因滅商有功,被封于齊,都城營丘。
中國勵志故事有句老話“太公八十遇文王”,又有傳言說說姜尚72歲被拜為國師。無論是八十遇文王,還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勵我們每一個人。
吳承恩50歲
吳承恩其實從小在家鄉就小有名氣,他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于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記》卻成書很晚。
他生于一個有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后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hbx。
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30歲后,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并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游記》的前十幾回,后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記》的創作。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游記》后,帶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約于萬歷十年(82歲)離開了人世。據說吳承恩正式寫《西游記》已經是72歲的高齡。所以說啊,各位想當小說家的朋友,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才華啊,指不定哪天就成功了呢。
屈原
推薦閱讀:中國歷史上的三十七位奇女子 個個絕代風華
其實用大器晚成來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適,但大飛認為屈原在文學上成就的頂峰確實是比較晚的時候。這于他一身坎坷的經歷是有關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報國的忠臣可能在文學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壇遭到排擠,被放逐后偉大的《離騷》才橫空而出。
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來源qiwen.tv。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
楚襄王即位后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楚襄王二十一年(62歲),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晉文公65歲
為了避難,43歲的晉文公開始過著流亡的生活,可以說是顛簸流離,嘗盡了苦難。這位在外輾轉19年才得以回國,隨即稱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滿了勵志傳奇故事。
公元前656年,重耳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到蒲城,他父親晉獻公派勃鞮謀殺重耳,勃鞮割斷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墻僥幸逃走,開始了流亡生活。公元前636年(62歲)秦穆公護送重耳回晉國。重耳即位,稱晉文公,即位后他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奇~聞~網。在外漂泊19年的晉文公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齊、曹、楚、秦等國,有的國君對他禮遇有嘉,有的卻是冷言冷語。
公元前633年,宋國都城商丘被楚軍包圍。公元前632(65歲)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為報答楚國在他流亡國外時楚國的款待,下令軍隊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東濮縣南)大敗楚軍。晉文公主持踐土之盟,成為霸主。公元前628年(69歲)冬天,晉文公逝世。屈原創作《離騷》時已經度過了大半生。他為了實現政治理想,不斷遭到腐朽的貴族集團的排擠和打擊,這時已經再被放逐,到了救國無路的地步;而楚國也由一個頗有希望的國家,被弄到了瀕臨危亡的絕境。
本文標題:歷史十位大氣晚成型名人 活久點才能實現夢想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