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逵,西北軍閥“四馬”之一,曾經被人稱為寧夏的“土皇帝”。晚年生活在美國的他,也為自己搞了本回憶錄,贈送給親朋好友看,其中聲稱自己戎馬半生,曾在袁世凱所屬大軍及晉軍孔庚一師于綏(綏遠省,中華民國時的塞北四省之一,簡稱綏)境狼山(陰山山脈西段,位于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均屢屢敗北的情況下,“先父(馬福祥)及鴻逵統寧夏部隊,直攻下百靈廟(今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政府所在地)及內外蒙交界地科布爾”,生擒獨立分子王德尼瑪(旺丹尼瑪),粉碎其陰險圖謀。后來,“鴻逵父子”曾就當時的地理、氣候各項條件向段祺瑞的邊防軍三師建議,可惜未得到采納,否則,“蒙古人民共和國”無從成立。(括號內為作者注)
袁世凱
那么,這個事兒是否屬實呢?讓我們先從旺丹尼瑪說起奇.聞.網。
旺丹尼瑪(1872-1926)伊克昭盟札薩克旗人。1902年,清朝在內蒙古西部地區放墾蒙地,蒙古族人民的生計受到嚴重威脅。旺丹尼瑪領導發動了“獨貴龍”運動,多次擊退護墾隊和地主武裝的進攻,成為著名的“獨貴龍”運動領袖。1912年,旺丹尼瑪聯合杭錦旗的廠漢卜羅領導后套地區“獨貴龍”武裝,為后套一帶燒殺搶掠,為非作歹。當時,旺丹尼瑪的騎兵部隊雖然只有2000多人,但他們很會作戰,在草原上來無蹤去無影。包頭一帶的人要是聽說旺丹尼瑪來了,嚇得臉色都會變的。正所謂“包人聞旺將至,勇者變色,弱者駭犇,雞犬不寧”。不僅如此,旺丹尼瑪還在沙俄和外蒙古某些王公的挑唆下,叫囂“獨立”,擁兵叛亂。
推薦閱讀:毛主席三次落淚: 一次為母親, 一次為毛岸英, 還有一次為誰?
對此,1913年,袁世凱曾派綏遠駐軍多次進剿,但都沒有能夠取得勝利。當時,馬福祥為寧夏鎮總兵,北京政府在給他這一任命時就有統領昭武軍主持寧夏防務,防止旺丹尼瑪“響應獨立”的考慮。同年,馬福祥誘捕旺丹尼瑪,被深受旺丹尼瑪之害的包頭一帶人譽為“飛將軍”。
本文標題:馬鴻逵的父親馬福祥干了這件事,讓袁世凱大加贊賞,稱其智勇兼備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