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那些開國皇帝建國后,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殺功臣,其中以劉邦和朱元璋作為代表,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也是殺功臣,只不過殺得比較溫柔罷了,在所有開國皇帝中,只有李世民沒有殺功臣,其實開國皇帝并不是殺功臣好玩,而是怕子孫壓不住他們,所以只好殺了,但李世民者教給子孫一招,把功臣治得服服帖帖。
李世民之所以不殺功臣,并不是他不敢殺,也不是他舍得不殺,從他發動玄武門之變就能看出,他連親兄弟都能下手,還會在乎那些功臣嗎?對于那些功臣他有辦法駕馭,自然不用殺,而且李世民登基時才27歲,他完全有命熬死那些功臣,所以也不用殺,而最主要的還是他有控制功臣的方法,而且還把這種方法傳給子孫。
唐朝最有名的兩個名將就是李勣和李靖,先說李靖吧,他是唐朝極善于用兵的將領,貞觀四年他率軍攻打東突厥,掃滅了唐朝初年最大的北疆邊患,當他立下大功班師回朝時,朝廷上下對他一片贊譽之聲,他也回朝準備接受皇帝的賞賜,不料李世民見到之后,直接把他罵了一頓。
原來李世民聽說李靖的部隊在班師途中軍紀敗壞,還沿途搶掠民財,當李靖見到唐太宗時,李世民不給李靖爭辯的機會,直接把他狠狠批了一頓,本來以為可以回朝領賞的,結果被罵得狗血淋頭,嚇得李靖一句話也不敢爭辯,只有伏地叩頭謝罪。
李靖回家后還心有余悸,整天提心吊膽的,幾天后李世民再次召見李靖,并說:“曾經有人告發你的罪過,這些流言蜚語朕是不會信的,更不會因此殺害功臣,我不會追究的罪過,還會好好的賞賜你。”就這樣李靖感激涕零,如釋重負,從此對李世民再也不敢有不敬之心推薦qiwen.tv。
除了對付李靖之外,李世民還教太子對付李勣,李勣就是徐茂公,是唐朝初年的文武雙全,當李世民臨終時,他對兒子李治說:“李勣是個可用之才,但你對他沒任何恩惠,恐怕他不會聽你掌控,我已經把他貶到疊州荒蠻之地,你去看看他人走了沒有,如果走了以后你再把他召回來,這樣他就會對你感激,也說明他是忠貞可用的,如果他還沒走你就把他殺掉吧。”
李世民駕馭下臣的能力是很高超的,要知道李治也是個比較軟弱的皇帝,但他用父皇教的方法,照樣能把曾經的功臣治得服服帖帖,可惜后來朱元璋沒有學到李世民的本身,他為了給兒子、孫子鋪平皇帝道路,殺害了很多無辜功臣,實在有些不應該啊。
縱觀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那些開國皇帝建國后,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殺功臣,其中以劉邦和朱元璋作為代表,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也是殺功臣,只不過殺得比較溫柔罷了,在所有開國皇帝中,只有李世民沒有殺功臣,其實開國皇帝并不是殺功臣好玩,而是怕子孫壓不住他們,所以只好殺了,但李世民者教給子孫一招,把功臣治得服服帖帖。
推薦閱讀:揭秘:古代人們為何喜歡把東西藏在袖子里?
李世民之所以不殺功臣,并不是他不敢殺,也不是他舍得不殺,從他發動玄武門之變就能看出,他連親兄弟都能下手,還會在乎那些功臣嗎?對于那些功臣他有辦法駕馭,自然不用殺,而且李世民登基時才27歲,他完全有命熬死那些功臣,所以也不用殺,而最主要的還是他有控制功臣的方法,而且還把這種方法傳給子孫。
唐朝最有名的兩個名將就是李勣和李靖,先說李靖吧,他是唐朝極善于用兵的將領,貞觀四年他率軍攻打東突厥,掃滅了唐朝初年最大的北疆邊患,當他立下大功班師回朝時,朝廷上下對他一片贊譽之聲,他也回朝準備接受皇帝的賞賜,不料李世民見到之后,直接把他罵了一頓。
本文標題:李世民教給兒子一招 把功臣治得服服帖帖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