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墓多次被盜未得手,花25年修建(內附陵墓圖片)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0-07-10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但是他他人們心中始終是一個謎。如今朱元璋畫像都是一個謎,就連朱元璋墓都是謎一樣的存在。曾經多次被盜,可都沒有成功。原因是因為朱元璋墓非常的奇特,世人想盜也盜不走的陵墓。

明孝陵是最有特色陵墓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歷史上頗為傳奇的大人物。他出生并不富裕,生活在貧窮的農村家庭。為了活著,他還出家當過寺廟的僧侶來源www.qiwen.tv。后來,朱元璋參加了反抗元朝的農民起義,由于他作戰英勇、富有謀略逐漸脫穎而出,從一名普通的士兵成為農民起義軍的領袖。1368年,朱元璋稱帝,并最終統一了中國,朱元璋墓現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朱元璋在位期間就開始修建朱元璋墓,前后花費了25年的時間,到他兒子做皇帝的時候才修建完成。由于朱元璋定都在中國東部的南京(他的兒子后來將都城遷往北京),因此朱元璋墓“明孝陵”就位于南京市郊,它也是明代16座帝王陵寢中,唯一不設在北京的陵寢。

推薦閱讀:黃埔四兇軍校教官,鄧演達慘死1人叛變(結局凄慘)

  據記載,朱元璋墓的城墻周長22.5公里,相當于當時京城城墻長度的三分之二,可見規模的龐大。明孝陵經過六百年的風雨侵襲、戰爭破壞,如今所有木質結構的殿堂都已被毀,但從陵墓遺存的石質基礎仍能清楚地看出當年的布局規模。它與后來明代皇帝陵墓的布局和建筑形式相同,但要比那些陵墓大得多,可見明代后來的各個皇陵都是以明孝陵為藍本的。

  明孝陵的布局與歷代帝王陵墓的布局都不一樣,它的神道不是筆直的,而是曲折的。考古專家對此一直解釋不清。有的說是朱元璋別出心裁,以顯示自己不按常規辦事的個性,還有的說朱元璋這樣做僅僅是為了讓神道加深延長。

  朱元璋墓的神道是從四方城開始的。四方城是一座碑亭,它的頂部已經被毀,僅剩下方形四壁。在四方城內有一塊石碑,碑文由朱元璋的兒子親自撰寫,記述了朱元璋的功德,共計2746個字。神道的中段相對排列著獅、駱駝、象和馬等6種12對動物的石像。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別列著4對文臣武將的石像,這些石像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朱元璋墓“明孝陵”最神秘的地方是朱元璋和他的皇后合葬的地宮。地宮所在的寶城和寶頂是明孝陵的中心。寶城由一道1100多米的高墻合圍而成,平面呈不規則圖形,直徑約400米。寶頂被寶城所環繞,外表呈碩大的正圓錐形,最高處海拔129米。地宮的具體位置在哪里,歷來眾說紛紜。

  自1997年起,當地文物部門采用了磁法探測及衛星定位等高科技手段結合傳統勘探方法,對地宮四周2萬多平方米的地區進行了探測分析,取得2萬多個數據,終于成功地查明了地下玄宮的位置,確認了朱元璋墓寢處。主持探陵工作的專家說,他們采用的精密磁測技術確認朱元璋就葬在地下數十米處,而且這座地下宮殿保存完好,排除了過去流傳的地宮被盜的說法。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3385
本文標題:朱元璋墓多次被盜未得手,花25年修建(內附陵墓圖片)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