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被流放之類的話,其原話是:“發配寧古塔,賜予披甲人為奴”推薦qiwen.tv。在古人犯錯后就會被流放至寧古塔,成為寧古塔披甲人。披甲人說通俗易懂點就是古人最底層的軍人,這種軍人大多都慘死。
被流放的罪人充軍
相信大家都看過清朝的電視劇,在電視劇中聽過無數遍的一句話就是:“發配寧古塔,賜予披甲人為奴”。雖然聽過很多次,但是很多人卻并不清楚古人說的是什么意思,寧古塔披甲人更是不為人知。這句話的意思其實非常的直白,發往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這樣說是不是就要清晰很多。
這寧古塔其實就是個地名,現在的黑龍江省寧安縣就是清代時期的寧古塔。寧古塔在清朝是將軍的駐地,也是清朝時期最著名的流放之地。在清朝犯大錯就會被流放至寧古塔成為披甲人奴隸,大部分寧古塔披甲人都慘死該地,能生還的非常少。
寧古塔轄界在順治年間十分廣大,盛京以北、以東皆歸其統。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政權時在此駐扎軍隊。地名由來傳說不一,據《寧古塔記略》載:相傳兄弟六人,占據此地,滿語稱“六”為“寧古”稱“個”為“塔”,故名“寧古塔”。
至于披甲人,八旗制度“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旗丁中按照身份地位,分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種。阿哈即奴隸,多是漢人、朝鮮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對于披甲人的理解,想必就是那最低級的滿族眾兵了。
流放之人多數慘死
1658年(順治十五年)6月14日,清廷規定挾仇誣告者流放寧古塔。寧古塔轄界在順治年間十分廣大,盛京以北、以東皆歸其統。隨著設廳,疆土逐漸減少。從順治年間開始,寧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接收地。
推薦閱讀:日本神話怪物八岐大蛇,八頭八尾源自華夏兇獸相柳
八旗制度“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這就是寧古塔披甲人,在清朝人眼里被發配到此的都是罪人!被遣戍寧古塔的流人,能生還的極少,大部分都客死該地。
黑龍江省東部的海林縣,是三百多年前清廷流放人犯的寧古塔所在地。披甲人就是一種幫助清王朝鎮守邊疆的,所以,披甲人世代居住邊疆,清王朝會經常將一些犯人或其家屬發配給這些人,穩定軍心。再后來,降人減少了,寧古塔披甲人的意思引申為軍人。
本文標題:清朝寧古塔披甲人,流放的罪人被充軍(折磨致死)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