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伴君如伴虎”的時代,功高蓋世的臣子如何消除帝王的猜忌,解除對自己的殺心,其實是一門很高深玄妙的藝術,唯有看透人性、知所進退的聰明人才能做到。比如以下十位功高震主的大謀士,盡管使用的方法不同,但無一例外都得到了善終,在“兔死狗烹”的政治角斗場中,委實是不小的奇跡。
1.范蠡(前536-前448年)
范蠡本是楚國人,后侍奉越王勾踐,與大夫文種并為勾踐的心腹謀士。越國被迫臣服于吳國后,范蠡與文種幫助勾踐制定復國計劃,“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滅吳復國,功勛卓著。
復國成功后,范蠡深知勾踐只能共患難,不可同富貴,遂急流勇退,泛舟五湖,定居于陶q.i.-.w.e.n.c.o.m。范蠡自號陶朱公,在陶經商置產,成為大富豪,被后世尊為“商圣”。
2.張良(約前250-前186年)
天下大勢已定,張良遂托辭多病,閉門修道,對政治采取避讓的態度,盡量活得低調再低調,得以善終。
3.鄧禹(2-58年)
鄧禹在長安求學時便與光武帝成為好友,21歲時追隨其征戰,提出“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的方略,協助其平定河北、進占關中,建立起東漢王朝。劉秀稱帝后,鄧禹論功居首,被任命為宰相。
鄧禹為人低調,家風甚嚴,對子孫嚴加管束,防止他們倚勢作惡奇聞網。一切開支都取之于封地賦稅,不修私產,不謀私利,深受朝廷尊敬。58年,鄧禹壽終正寢。
4.賈詡(147-223年)
推薦閱讀:盤點世界古今10大最美建筑 中國只有一個上榜
賈詡自知并非曹魏舊人,所以處事低調。經常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讓曹操父子大為放心。曹丕稱帝后,賈詡官拜太尉,封魏壽鄉侯,3年后病終。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3646
本文標題:伴君如伴虎!歷史上得以善始善終的十大謀士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伴君如伴虎!歷史上得以善始善終的十大謀士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