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從先秦到晚清兩千多年的歷史上,涌現出各種神奇般的人物,歷史上的名將如璀璨心宿一樣數不勝數,而歷史上的帥才也不少,今天就來盤點下歷史上那些厲害的帥才,以下排名歡迎指正修改錯誤之處。
第十名.楊延昭(958-1014)
楊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楊延朗,后改為楊延昭,亦稱楊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遼名將楊業的長子(小說中為楊業六子),遼國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克星,遼國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故稱為楊六郎。
楊延昭智勇善戰,他把所得的賞賜都用來慰勞軍隊,未嘗問及家事。他進出的排場像小軍官一樣,他號令嚴明,能與士卒同甘共苦,遇到敵人必定身先士卒,作戰獲勝報捷,把功勞歸于部下,所以人人愿意為他效力。他在邊防二十余年,遼軍畏怕他,稱他為楊六郎(雖然他是長子)。到他去世時,宋真宗嘆息、悼念他,派宦官護送靈柩回他的家鄉,河朔一帶人看到他的靈柩大都痛哭。朝廷錄用他的三個兒子為官。對他的親隨、門客也都量材選擇錄用。
第九名.周瑜
200年,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繼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孫權戰和未定。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一戰。周瑜身為水軍大都督,用火攻之計大破曹操,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后,周瑜攻打南郡時中毒箭,但還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隨后周瑜割長江南岸給劉備,但劉備至京口見孫權,要求得到整個荊州,孫權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養傷,在生病期間周瑜提醒孫權要提防劉備。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英年早逝,年僅36歲。孫權聞訊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靈柩回柴桑。
第八名.曹操
曹操的統帥特點也非常鮮明,他是中國戰爭史上最聽話的統帥,這里的聽話不是任人擺布,而善于、敢于聽取部下的正確建議,這也是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的原因,像第一謀士荀彧,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此外還有郭嘉、程昱、賈詡、司馬懿、荀攸、許攸等,曹操的謀士之多,在中國歷史上找不出第二人,而曹操對他們的計謀也言聽計從。
漢末三國的軍事家首推曹操。曹操鉆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在習諸家兵法的基礎上,寫成《兵書接要》一書,結合自己的戰爭經驗加以論述。所撰《孫子略解》,開創整理注釋《孫子》十三篇的先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符合道義。在戰略戰術上靈活多變,因事設奇、任勢制勝,兵不厭詐。
推薦閱讀:人類歷史上最有錢的十位土豪:馬云都要靠邊站
曹操不但是卓越的軍事家、統帥,還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和軍事理論家,像曹操這樣全面的,在中國古代的軍事家中是找不出第二個的。
第七名.白起
白起善用兵,征戰沙場達三十七年,攻取七十余城,殲敵過百萬,未嘗敗績,僅用萬余人便攻克楚的都城。尤其是幾次惡戰讓趙韓力量大減,后來始終無力抵御秦兵東近。也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司馬遷稱贊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白起很有戰略眼光,也很有大局觀。尤其是后來稱病時候關于不可攻趙的言論,深入探討了當時的局勢。所以白起才能成為戰國名將之首。他善戰,卻不聰明,所以便會發牢騷。在秦王不聽他的局勢分析而派兵攻趙失敗后,他在背后說:‘不聽臣計,今果如何。白起很不給面子,秦王也惱了。于是白起的官位沒了。還被趕去邊疆。偏偏他真的病了,一時不能走。結果前線失利,秦王便遷怒與他。于是他只有死來自qiwen.tv。善始者未必能善終,但白起還是名將,千勝名將。
本文標題:中國古代最杰出的十大軍事統帥:你最欣賞誰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