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足而眠什么意思?抵足而眠典故出處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三國赤壁之戰開戰前夕,蔣干原本想要勸說周瑜投降,最后卻反被周瑜利用,借刀讓曹操殺了蔡瑁和張允。不過這也不能怪蔣干,畢竟蔣干是在曹操手下做事,覺得自己和周瑜曾是同窗,勸降不成那就當好友敘舊,哪知道周瑜會在背地里暗算他一道。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抵足而眠”就跟此次事件有關,不過這個故事演義和正史還是有些區別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真相究竟如何吧。

抵足而眠什么意思?抵足而眠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發生在赤壁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周瑜和蔣干。原文如下:

瑜執干手曰:“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言罷大笑。蔣干面如土色。瑜復攜干入帳,會諸將再飲;因指諸將曰:“此皆江東之英杰。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飲至天晚,點上燈燭,瑜自起舞劍作歌。歌曰:“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歇罷,滿座歡笑。

抵足而眠什么意思?抵足而眠典故出處介紹

至夜深,干辭曰:“不勝酒力矣。”瑜命撤席,諸將辭出。瑜曰:“久不與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狀,攜干入帳共寢。瑜和衣臥倒,嘔吐狼藉。蔣干如何睡得著?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起視殘燈尚明。看周瑜時,鼻息如雷。干見帳內桌上,堆著一卷文書,乃起床偷視之,卻都是往來書信。內有一封,上寫“蔡瑁張允謹封。”干大驚,暗讀之。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操與周瑜在赤壁對峙。曹軍初戰失利,帳下幕賓蔣干主動請纓,想利用自己與周瑜曾是同窗這層特殊關系勸說周瑜投降。曹操大喜,便派蔣干來到江東。得知蔣干前來,周瑜料定其目的是為曹操充當說客。于是,周瑜將計就計,先是表明了自己效忠孫權的決心,然后又故意讓蔣干發現自己偽造的寫給曹軍將領蔡瑁、張允的信件。

抵足而眠什么意思?抵足而眠典故出處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文中所提到的“抵足而眠”,意為腳與腳相觸地同睡一張床上,形容雙方情誼深厚,關系密切。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的蔣干,被描繪成一個志大才疏的角色。他早年是周瑜的同窗,后來成為曹操手下的幕賓,在曹操與周瑜初戰失利的情況下主要提出前往江東勸降周瑜。不過,周瑜早就識破蔣干的目的。他先是利用蔣干使曹操誤殺了蔡瑁和張允這兩位熟知水軍作戰的將領。此后發生的“苦肉計”、“詐降計”都是直接或間接與蔣干有關。這么說,小說中曹操兵敗赤壁,其中一大半原因就出在這個蔣干身上。

真實的歷史中到底有沒有蔣干這個人物?答案是肯定的。有關蔣干是事跡出現在《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當中。據該傳記載,蔣干“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不過,他與周瑜卻并非同窗關系。蔣干是九江人,與周瑜的家鄉舒縣同屬揚州,故此應該是同鄉,時稱“州里”。

抵足而眠什么意思?抵足而眠典故出處介紹

蔣干勸說周瑜歸順曹操是歷史的真實,不過時間是在赤壁之戰之前,這一點我之前在相關文章中曾經提及,這里就不再贅述。從這些歷史記載都可以看出,盡管蔣干曾有過勸降周瑜的事實,但卻與赤壁之戰都不沾邊,他原本的身份是江淮一帶的著名文人。

那么,蔣干是如何與赤壁之戰扯上關系的呢?這就不得不說說早期三國故事的流傳。自宋元以來,三國故事成為民間藝人的熱門話題,不少三國人物及故事也被這些藝人們進行改編和加工。也就在這個時期,蔣干的民間形象與歷史形象出現了極大的差異。在元代關漢卿的《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中,蔣干便已經成了周瑜的同窗。而在元代出現的集三國民間故事之大全的《三國志平話》中,蔣干不但是周瑜的同鄉,又成了曹操的師父,苦肉計和詐降計也開始與他扯上了關系。到了曹操兵敗赤壁時,曹軍眾將把失敗的責任都推到了蔣干的頭上,將蔣干剁成肉醬泄憤。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0958
本文標題:抵足而眠什么意思?抵足而眠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