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力勞心什么意思?費力勞心典故出處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劉璋邀請劉備入駐益州,原本是想讓劉備幫他攻打張魯。不過劉備來了以后,兩人卻產生了矛盾,劉備乘勢騎兵講劉璋擊敗從而占領了益州。其實劉備一早的目的就沒準備要幫劉璋除掉張魯,能夠拿下益州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劉備想要建立自己的政權,必定要將真個西南控制在自己的手上。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費力勞心”,就跟劉備攻占益州有關,一起來看看這次的典故故事吧。

費力勞心什么意思?費力勞心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發生在益州爭奪戰開始之前,相關人物分別為劉璋、劉巴和黃權。原文如下:

楊懷同使者入成都,見劉璋呈上書信。劉璋看畢,問楊懷為何亦同來。楊懷曰:“專為此書而來。劉備自從入川,廣布恩德,以收民心,其意甚是不善。今求軍馬錢糧,切不可與。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劉璋曰:“吾與玄德有兄弟之情,豈可不助?”一人出曰:“劉備梟雄,久留于蜀而不遣,是縱虎入室矣。今更助之以軍馬錢糧,何異與虎添翼乎?”

費力勞心什么意思?費力勞心典故出處介紹

眾視其人,乃零陵烝陽人,姓劉名巴,字子初。劉璋聞劉巴之言,猶豫未決。黃權又復苦諫。璋乃量撥老弱軍四千,米一萬斛,發書遣使報玄德。仍令楊懷、高沛緊守關隘。劉璋使者到葭萌關見玄德,呈上回書。玄德大怒曰:“吾為汝御敵,費力勞心。汝今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毀回書,大罵而起。使者逃回成都。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來到益州后,并沒有聽從劉璋的安排去攻打張魯,而是一面在益州收買人心,一面還不斷問劉璋要人要錢。劉備此舉引起不少益州人氏的不滿,他們紛紛勸諫劉璋不可輕信劉備。不過,懦弱的劉璋還是撥給劉備部分軍馬及糧食,此舉反倒引發劉備的憤怒。

費力勞心什么意思?費力勞心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要介紹的成語,便是劉備口中的“費力勞心”,意為耗費氣力和心思。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劉璋邀請劉備入蜀,源自張松的建議,目的是為了防備漢中張魯對益州的進犯。關于這一點,是歷史的真實,《三國演義》也是如是描述。而劉備與劉璋反目的原因也正如小說中介紹的類似,劉備邀請劉璋調撥一萬士兵,而劉璋只給了四千人,此舉引發劉備的不滿。

費力勞心什么意思?費力勞心典故出處介紹

在劉璋手下臥底的張松誤以為劉備真的要離開益州返回荊州,貿然寫了一封密信建議劉備繼續留在益州。結果這封信落到了張松的哥哥張肅手中。張肅擔心受到牽連,便將此信交給劉璋。劉璋大怒,將張松斬首。劉備隨即將鎮守白水關的楊懷斬首,揮軍南下,益州爭奪戰由此爆發。

從表面上看,劉璋沒有滿足劉備的要求與張松被殺是引發劉備與劉璋反目的原因。但實際上,即便這兩件事情沒有發生,劉備照樣也會與劉璋翻臉。劉備在益州耗了一年多,為的就是找到一個自己認為合理的借口開戰。一句話,劉備圖謀益州由來已久,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那么,為何劉巴和黃權等人一再提醒、勸諫,但劉璋卻依然執迷不悟呢?原因只有兩個字:無能。正是因為劉璋的無能,才造成了后來益州的易主。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0968
本文標題:費力勞心什么意思?費力勞心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