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七為什么要殺雞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關于春節的諺語,這些諺語都反映了真實的民間生活,尤其現在臨近春節,幾乎每天都有一個“規矩”,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要做的事情。而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七,在這一天很多地方流傳著“宰雞趕大集”的習慣,也就是說在這一天要殺雞,還要趕集。那為什么這一天有這樣的習俗?臘月二十七殺雞有什么寓意,還有其他的什么習慣嗎?

臘月二十七為什么要殺雞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

到了臘月二十七過年的氣氛已經漸漸達到高潮,大街小巷都是濃濃的年味,這時候人們是一天都不能閑著,過年還有一堆的事情要處理。那么臘月二十七年俗是什么呢?根據民間的傳統,臘月二十七殺雞趕集還要洗澡哦

1.殺公雞

臘月二十七殺雞是件重要的事情,因為雞和吉諧音,為了這樣美好的寓意,因此過年的時候吃雞就是自古以來的傳統。雖然在二十七就把雞殺好了,但是人們不會在這天把雞吃完,而是一直留到除夕年夜飯的時候在食用。當然現在人們也不會只殺一只雞,想吃的時候也不用等到除夕,但是公雞必須留一整只完整的,除夕祭祖的時候要用做貢品,只有祭祖之后才能食用。而且不能一次就吃完了,初一時不動刀不殺生的,因此還得留著大年初一呢。

臘月二十七為什么要殺雞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

2.趕集

雖然年貨從臘八節之后就開始準備了,但是到了二十七這天趕集是人們在年前的一次重要的采購活動。這天趕集不僅僅是采買一些吃食,重要的還是一些祭祀用品要置辦齊全。以前的物資沒有現在那么豐盛,也沒有冰箱存放,很多年貨買回去之后還要再次加工處理便于保存,或者是使用。因此人們在臘月二十七趕集之后還要花時間處理這些東西,在除夕之前就不會在大肆采購了。

臘月二十七為什么要殺雞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

3.洗澡去舊疾

在臘月二十七或者是二十八這天,是北方過年集中洗澡的時候。南方的小伙伴們水資源豐富天天洗澡并不是什么難題,但是在缺水的北方一年到頭也難得洗幾次澡,尤其是到了寒冷的冬天要洗澡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在過年的時候人們不僅要將家里打掃干凈,也要將自己身上洗干凈。寓意出去一年的污垢也將陳年舊疾一并洗去了,來年就能健健康康,順順利利的。

臘月二十七為什么要殺雞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

以前還沒雙十一、雙十二的時候,全國人民一年里只會在一個時間集中買買買:過年前。春節每家每戶都要置辦年貨,自家吃用的,走親戚送禮的,一樣都不能少。小時候在農村,臨近過年了,總會看見家里長輩掏個很舊很皺的本子出來,在上面記:瓜子、糖分別要買多少斤,雞蛋、肉又要買多少斤,一般從小年開始就會陸續籌備,到了臘月二十七這天,還有一個統一的大集。

臘月二十七,長輩們照例會起個大早,第一件事還不是趕集,是去廚房里把需要磨的刀具拿出來一一擺好,再去井邊挑一桶水,準備磨刀。頭天也就是臘月二十六,年豬殺完,接下來有很多肉食要處理,過年期間做飯切菜,沒有一把鋒利的菜刀可不行,以前家家戶戶都有一塊巨大的磨刀石,在我們那兒,過了除夕到初七,這塊磨刀石都不能動,否則用老人的說法是不吉利,所以臘月二十七這天就要把可能用到的刀具磨好,免得到時候要用,還是一把鈍刀。

臘月二十七為什么要殺雞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

磨完了刀,當然得試試刀,這就得說到一句年俗,叫:“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去院子里養雞的棚,挑一只足夠氣派的大公雞,麻溜的捉住雙翅捆起來,再喉頭一刀放血,擱院子里用碗接著,就行了。這只雞不是現在吃,是為除夕夜準備的大菜,有的地方這只雞會被擺在桌子正中間,意味著“大吉大利”,吃也不能一次都吃完,得一點點吃,壞掉之前吃完就可以了,意思是讓“吉利”在新年里多陪陪我們。

把一地雞毛給歸攏歸攏,就該鎖上院門去趕集了。臘月二十七這天的年貨集市已經沒有前些天熱鬧了,因為店家也要回家過年,有的已經鎖門放假了。但該買的東西還是要買,尤其一些必須保持新鮮的,肉啊、蔬菜啊,水果之類,另外還要買鞭炮、春聯,給家里小孩的小玩具,小頭飾,和拜神祭祖用的香燭。

臘月二十七為什么要殺雞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

小時候不懂事,一放假回家就吵著要買這買那,尤其是糖和鞭炮,那時候爺爺奶奶不說給我買,爸媽也不會自己去買。一問爸媽,他們就說:“這都是有規矩的,不能隨便買。”小時候才不覺得有什么規矩,只知道哭鬧,沒少被收拾,一直等到二十七這天,爺爺才會帶著我們一起去集市,看見什么好就買什么,只是當時不知道有這個講究罷了。

另外,在一部分農村,臘月二十七這一天還是除夕前最后一次洗澡、洗衣服。過完除夕之后幾天,家家戶戶都不再洗衣服。至于洗澡,現在人可能沒那么講究,不過以前澡也是不能洗的。臘月二十六洗浴叫“洗福祿”,而臘月二十七則叫“洗疚疾”,老家有句話叫做"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就是希望能洗去一年的晦氣、霉運,洗去疾病,換上新裝,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二十六太早,二十八太晚,二十七這天,剛剛好。

臘月二十七為什么要殺雞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

在北方的一些農村,這個規矩不是洗澡,而是洗腳。說是在這天晚上,女子都要用開水好好洗個腳,并把腳擦得干干凈凈,不能留一點水跡。當地人有個說法:“臘月二十七,婆姨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至于到底是誰看不得婆姨不洗腳,也沒人知道。

這些習俗,多是針對過年之前要搞好個人衛生的,而洗衣服的理由是有些特別。農村地區晾曬衣服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如果過了二十七再洗衣服,院子里就會有很多積水,年三十晚上的鞭炮就不好放了,到年后,家里幾乎每天都有人來,院子里掛滿了衣服也不好看,提前洗好,怎么都方便。

總之臨近除夕,這些新年習俗都是一環扣一環的,有些當時看起來沒什么道理,聯想到之后的安排,就說得通了。如今,人們是不太遵循這些傳統習俗了,很多人也都在感慨,即便是農村,年味也越來越淡,不過真到過年那一天,大家還是會興奮的睡不著覺吧?畢竟,這是根植在我們血液里的東西。至于其他地方還有什么特別的新年習俗,我國地域廣闊,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確實有很多東西沒講到?大家的家鄉都有什么特別的新年習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交流討論。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094
本文標題:臘月二十七為什么要殺雞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