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袁紹有十一萬兵力,曹操只有兩萬兵力左右,曹操卻能以少勝多,最終戰勝了強大的袁紹。不過此役袁紹雖然損失了七、八萬人,但他剩余的兵力依然在曹操之上,因為曹操也損失了將近萬人,那為何袁紹最后還會被曹操所滅呢?這也跟袁紹回到冀州后的策略和遭遇有關,袁紹可謂是占據了天時地利,但人和出現的問題將他徹底擊潰。袁紹戰敗依然坐擁冀州、幽州、并州和青州,說明袁紹的后備力量還是強大,其實曹操也不敢輕舉妄動,袁紹在官渡吃了一次大虧,必定不會輕敵再給曹操第二次機會。但這一切都從袁紹病死后改變了,袁紹手下審配等人立偽遺囑扶持袁尚繼位,長子袁譚懷恨在心,兄弟內斗則給了曹操一個鏟除袁氏的天賜良機。
官渡之戰袁紹雖然戰敗,但依然留有和曹操做最后一搏的可能性。此后袁紹勢力會被曹操徹底消滅,主要還是因為袁紹突然離世,導致袁氏一方群龍無首,兄弟之間還反目成仇。當時曹操只有兗州和徐州等地,在北方根本就還不能扎穩腳跟,更何況荊州的劉表還有江東孫氏都伺機而動,等著曹操和袁紹來個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結果袁紹還是沒能撐到最后,讓曹操一掃北方,完成了統一。
袁紹戰敗后回到冀州,先是陸續平定各方叛亂,但在一年半后染疾病死。袁紹實行德政,所以得到了河北一帶百姓的支持。傳聞當時百姓在得知袁紹死訊后,市里巷間充斥著哭聲和淚水,就如同失去自己的親人一般。但此時袁紹內部派系已經亂成一鍋粥,這也跟袁紹生前沒有做好各方協調有關,導致誰都想趁此時為自己謀權利,從而陷入到一片內斗之中。
還有一點就是,袁紹生前沒有明確表示自己的繼承人是誰。導致審配等人立了一份假遺囑,要扶持袁尚為嗣,還有一個說法是說這是袁紹的親口遺命,但也無從考究了。不過袁譚身為長子,心中自然咽不下這口氣,便和袁尚爭權相攻,一點兄弟情面都不講。最后袁譚被曹操擊破,逃到遼東的袁尚和袁熙被公孫康所殺,至此袁氏集團徹底滅亡。
所以說,袁紹最后會失敗和他自己的決策失誤有著極大關系。如果袁紹能夠早點定好嗣子,并且做好各方權利分配,讓有才之士輔佐好嗣子,最后還有機會同曹操展開殊死一搏,那時勝負猶未可知。但自己生前完全沒有為以后做好充足的準備和打算,可能袁紹在這方面的目光的確短淺了一些。有些人覺得是曹操運氣好,但這份大禮可是對方主動送上來的。
本文標題:官渡之戰后袁紹依然手握數萬兵力,為何還是會敗給曹操?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