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戀戰什么意思?無心戀戰典故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呂布背叛朝廷后,就把徐州當做自己的根據點。198年,曹操親自率兵討伐呂布,曹操打算先禮后兵,如果呂布肯直接投降或許還能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但是呂布身邊的人卻反對投降,希望呂布在掙扎一番,結果這些都是無謂的掙扎,呂布到頭來還是被活抓。這次要為大家講述的成語“無心戀戰”就和呂布有關,背后的關鍵人物還有劉備、張飛等,一起來看看當時究竟發生什么了吧。

無心戀戰什么意思?無心戀戰典故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十九回,發生在徐州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呂布、陳登、劉備、關羽和張飛。原文如下:

行至半路,只見一彪軍驟至,視之,乃高順、張遼也。布問之,答曰:“陳登來報說主公被圍,令某等急來救解。”宮曰:“此又佞賊之計也。”布怒曰:“吾必殺此賊!”急驅馬至小沛。只見小沛城上盡插曹兵旗號。原來曹操已令曹仁襲了城池,引軍守把。呂布于城下大罵陳登。登在城上指布罵曰:“吾乃漢臣,安肯事汝反賊耶!”布大怒,正待攻城,忽聽背后喊聲大起,一隊人馬來到,當先一將乃是張飛。高順出馬迎敵,不能取勝。布親自接戰。

正斗間,陣外喊聲復起,曹操親統大軍沖殺前來。呂布料難抵敵,引軍東走。曹兵隨后追趕。呂布走得人困馬乏。忽又閃出一彪軍攔住去路,為首一將,立馬橫刀,大喝:“呂布休走!關云長在此!”呂布慌忙接戰。背后張飛趕來。布無心戀戰,與陳宮等殺開條路,徑奔下邳。侯成引兵接應去了。關、張相見,各灑淚言失散之事。云長曰:“我在海州路上住扎,探得消息,故來至此。”張飛曰:“弟在芒碭山住了這幾時,今日幸得相遇。”兩個敘話畢,一同引兵來見玄德,哭拜于地。

無心戀戰什么意思?無心戀戰典故介紹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與曹操一起殺向徐州,呂布出城迎戰,陳登趁機引曹仁進入小沛。呂布大怒,率部攻打城池。此時,曹操親率大軍與呂布接戰。呂布不敵,率部向東撤退。途中,呂布又先后遭遇關羽和張飛的伏擊,只得改道前往下邳,之后便有了在下邳白門樓被殺的故事。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呂布面對關羽和張飛攻擊時的反應,叫做“無心戀戰”,意為沒有心情去留戀戰事。這也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提到,劉備在戰前與關羽、張飛等人失散,劉備投奔曹操,關羽駐扎在海州路,張飛落草于芒碭山。這些情節半真半假。《三國志?先主傳》稱:“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詣河內買馬,為備兵所鈔。布由是遣中郎將高順、北地太守張遼等攻備。九月,遂破沛城,備單身走,獲其妻息。十月,曹公自征布,備于梁國界中與曹公相遇,遂隨公俱東征。”呂布將劉備從小沛趕走時,劉備“單身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與關羽和張飛失散。不過,小說中提到的關羽駐扎在海州路及張飛落草于芒碭山的說法,并非是歷史的真實,很可能是小說作者收到宋元時期三國話本影響而虛構出來的情節。

無心戀戰什么意思?無心戀戰典故介紹

至于小說中提到的陳登將小沛獻給曹操,這個情節也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據《三國志?呂布傳》注引《先賢行狀》載:“太祖以登為廣陵太守,令陰合眾以圖呂布。登在廣陵,明審賞罰,威信宣布……太祖到下邳,登率郡兵為軍先驅。時登諸弟在下邳城中,布乃質執登三弟,欲求和同。登執意不撓,進圍日急。布刺奸張弘,懼于后累,夜將登三弟出就登。”這也就是說在曹操進攻徐州之際,陳登遠在廣陵,只是當曹操圍攻下邳時才參戰,并未有過獻小沛之事。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曹操與劉備一起殲滅呂布集團的戰爭,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三國志?武帝紀》載:“九月,公東征布。冬十月,屠彭城,獲其相侯諧。進至下邳,布自將騎逆擊。大破之,獲其驍將成廉。追至城下,布恐,欲降。陳宮等沮其計,求救于術,勸布出戰,戰又敗,乃還固守,攻之不下。時公連戰,士卒罷,欲還,用荀攸、郭嘉計,遂決泗、沂水以灌城。月余,布將宋憲、魏續等執陳宮,舉城降,生禽布、宮,皆殺之。”經過三個月的鏖戰,曹操終于徹底消滅了呂布集團,奪得了徐州。

無心戀戰什么意思?無心戀戰典故介紹

縱觀歷史上的徐州之戰,過程較為簡單。呂布雖然盤踞徐州多年,但根基并不穩固。以陳珪、陳登父子為首的徐州本地勢力暗中聯合曹操,呂布的部將中又出現過謀反事件,再加上劉備在徐州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這些都給呂布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故此,在曹操的強大軍力面前,呂布集團僅僅生存了三個月便土崩瓦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徐州之戰期間,呂布其實可以逃過后來在白門樓被殺的厄運。按照上面提到的《三國志?武帝紀》中的記載,在曹操進攻下邳時,呂布就打算出城投降。如果真如此,呂布的這條命也就保住了。只可惜在陳宮的建議下,呂布放棄了這次大好時機,向已是奄奄一息的袁術集團求援,最終才落入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127
本文標題:無心戀戰什么意思?無心戀戰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