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給后世帶來了哪些影響?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意思是懂得滿足才不會受到屈辱,明白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簡單來說,就是告訴世人要明白知足的重要性,不然就有可能因為自己的貪心,而被反噬。其實知足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人性本就貪婪,這可不是一句話就能讓所有人都警醒的。在古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句話是說給為官者聽的,那在此后千年間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給后世帶來了哪些影響?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夏,四月,丙子,立皇子欽為淮陽王。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太傅疏廣謂少傅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仕宦室二千石,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后悔。’即日,父子俱移病,上疏乞骸骨。上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公卿故人設祖道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百兩。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嘆息為之下泣。

廣、受歸鄉里,日令其家賣金共具,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或勸廣以其金為子孫頗立產業者,廣曰:‘吾豈老悖不念子孫哉!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與凡人齊。今復增益之以為贏余,但教子孫怠墮耳。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之怨也,吾既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養老臣也,故樂與鄉黨、宗族共饗其賜,以盡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悅服。”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給后世帶來了哪些影響?

譯成白話文大意是:夏季,四月丙子(十四日),漢宣帝立皇子劉欽為淮陽王。皇太子劉年十二歲,已通曉《論語》、《孝經》。太傅疏廣對少傅疏受說:“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受辱,知道適可而止的人不會遇到危險。而今,我們作官已到二千石高位,功成名就,這樣再不離去,恐怕將來會后悔。”于是,叔侄二人當天就一起,以身體患病為理由,上書漢宣帝請求退休。漢宣帝批準所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也贈送黃金五十斤。公卿大臣和故人在東都門外設擺酒宴,陳設帷帳,為他們送行,前來相送的人乘坐的車輛達數百輛之多。沿途觀看的人都贊道:“兩位大夫真是賢明!”有人甚至為之感嘆落淚。

疏廣和疏受回到家鄉,每天都命家人變賣黃金,設擺宴席,請族人、舊友、賓客等一起取樂。有人勸疏廣,用黃金為子孫購置一些產業,疏廣說:“我難道年邁昏庸,不顧子孫嗎!我想到,我家原本就有土地房屋,讓子孫們在上面勤勞耕作,就足夠供他們飲食穿戴,過與普通人同樣的生活。如今再要增加產業,使有盈余,只會使子孫們懶惰懈怠。賢能的人,如果財產太多,就會磨損他們的志氣;愚蠢的人,如果財產太多,就會增加他們的過錯。況且富有的人是眾人怨恨的目標,我既然無法教化子孫,就不愿增加他們的過錯而產生怨恨。再說這些金錢,乃是皇上用來恩養老臣的,所以我愿與同鄉、同族的人共享皇上的恩賜,以度過我的余生,不也很好嗎!”于是族人都心悅誠服。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給后世帶來了哪些影響?

疏廣、疏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以及散金的為官之道,影響著后世。這讓我想起晚清名臣曾國藩。曾國藩在進京之前,特意找祖父請教為人處世之道,星岡公曰:“爾的官是做不盡的,爾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滿招損,謙受益’,爾若不傲,更好全了。”祖父的囑咐曾國藩記了一輩子。

曾國藩的書房,取名為“求闕齋”,在他看來,花艷盛則枯,月滿盈則食,運盛極而衰,此乃常理。曾國藩常說自己最崇尚的一句話叫做“花未全開月未圓”。曾國藩從來就不貪功,弟弟曾國荃圍困天京的時候,他特意邀請李鴻章來分享順利果實。天京城攻下之后,皇帝最大的威脅解除了,曾國藩自然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曾國藩在上報有功人員名單時,位列第一的不是他弟弟,而是寫的湖廣總督官文,這樣可以淡化自己弟弟的功勞。當滿清朝廷驚慌趕走了一個洪秀全,又來了一個曾國藩的時候,曾國藩又自裁湘軍,讓弟弟曾國荃回家務農。曾國藩一生始終保持著非常清醒的頭腦,不會因為得寵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自己大權在握而驕奢蠻橫。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給后世帶來了哪些影響?

自古升官為發財,但是曾國藩總是對子女們說:“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官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蓋子孫若賢,則不靠父輩,亦能自覓衣食;子孫若不賢,則多積一錢,必將多造一孽,后來淫佚作惡,大玷家聲。故立定此志,決不肯以做官發財,決不肯以銀錢予后人。”“吾輩欲為先人留遺澤,為后人惜余福,除勤儉二字,別無他法。”曾家小女兒曾紀芬結婚時,已二十四歲,丈夫是湖南衡山的聶家,帶去的嫁妝中就有曾國藩發給她的“功課單”:早飯后,做小菜點心酒醬之類(食事);巳午刻,紡花或績麻(衣事);中飯后,做針線刺繡之類(細工);酉刻(過二更后),做男鞋或女鞋或縫衣(粗工)。湖南人都講究“爺娘疼滿崽”,曾紀芬作為曾國藩的“滿女”卻沒有享受任何優待!曾國藩對女兒如此,對兒子亦如此,曾紀澤娶媳婦時,曾國藩親自寫信給兒子說:“新婦始至吾家,教以勤儉。紡織以事縫紉,下廚以議酒食,此二者婦職之最要者也。”曾國藩的意思,顯然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始終保持勤儉的家風。

同樣是晚清的封疆大吏,左宗棠的境界就差了一點。據說,左宗棠告老還鄉,在長沙大興土木,建造亭臺樓閣,要為子孫后代留下一些房產。他擔心工匠們偷工減料,每天都要到工地轉一轉。有位老工匠對他說:“大人,請您放一百個寬心,我做了幾十年工匠,造過無數高宅豪第,從沒有倒塌過。但是,屋主易人可是常有的事情。”左宗棠聞聽此言,一臉慚愧而去。左公慚愧,或許他是聽過恩人林則徐說的一段話:“子孫若如我,留錢有何用?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有何用?愚而多財,則增其過。”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131
本文標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給后世帶來了哪些影響?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