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然而入什么意思?昂然而入典故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雖然馬超也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但馬超跟隨劉備的時間并不算長,總共只有7年。劉備當時準備拿下益州,劉璋懇請張魯出兵幫他對付劉備,當時馬超已經投靠張魯。不過馬超會依附張魯也只是為了反攻涼州,只是馬超不敵魏軍敗下陣來,而此后張魯的部下卻想加害于馬超,導致馬超決定投靠劉備。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昂然而入”,就和馬超有關,一起來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昂然而入什么意思?昂然而入典故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發生在諸葛亮收降馬超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馬超和李恢。原文如下:

李恢于孔明耳畔陳說如此如此。孔明大喜,即時遣行。恢行至超寨,先使人通姓后。馬超曰:“吾知李恢乃辯士,今必來說我。”先喚二十刀斧手伏于帳下,囑曰:“令汝砍,即砍為肉醬!”須臾,李恢昂然而入。馬超端坐帳中不動,叱李恢曰:“汝來為何?”恢曰:“特來作說客。”超曰:“吾匣中寶劍新磨。汝試言之,其言不通,便請試劍!”

昂然而入什么意思?昂然而入典故介紹

恢笑曰:“將軍之禍不遠矣!但恐新磨之劍,不能試吾之頭,將欲自試也!”超曰:“吾有何禍?”恢曰:“吾聞越之西子,善毀者不能閉其美;齊之無鹽,善美者不能掩其丑;日中則昃,月滿則虧:此天下之常理也。今將軍與曹操有殺父之仇,而隴西又有切齒之恨;前不能救劉璋而退荊州之兵,后不能制楊松而見張魯之面;目下四海難容,一身無主;若復有渭橋之敗,冀城之失,何面目見天下之人乎?”超頓首謝曰:“公言極善,但超無路可行。”恢曰:“公既聽吾言,帳下何故伏刀斧手?”超大慚,盡叱退。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在益州節節勝利,令劉璋異常恐慌。為了解益州危局,劉璋派人請求漢中張魯出兵進攻劉備,張魯隨即令馬超進犯葭萌關。馬超在關前大戰張飛,令劉備起了愛才之意。諸葛亮獻策,賄賂張魯的謀士楊松。楊松隨即在張魯面前進讒言,說馬超打算背叛。張魯聞言大驚,令弟弟張衛率部堵住馬超的退路,馬超進退不得。此時,諸葛亮派遣李恢來到馬超營寨,成功勸降馬超。從此,劉備軍中又多了一員虎將。

昂然而入什么意思?昂然而入典故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李恢在面見馬超時的神態,叫做“昂然而入”,意為仰頭挺胸地走進來,比喻態度傲慢。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馬超歸順劉備,是劉備在益州爭奪戰時期的一個重大收獲。但小說所描述的馬超大戰張飛及諸葛亮巧施離間之計的情節卻并非是歷史的真實。真實的馬超歸順劉備的過程,要比小說中更為簡單。據《三國志·馬超傳》及注引《典略》記載,馬超被趕出關中后,不得不依附漢中割據勢力張魯。在此期間,馬超多次向張魯請求奪回關中之地。張魯一開始對于馬超的這個提議很感興趣,并提供兵力和物資給馬超。不過,馬超自己卻并不爭氣,未能在戰斗中取得絲毫進展,反而損兵折將,令張魯心生不滿。此后,張魯的部將楊白等人又在張魯面前詆毀馬超。馬超聞訊后非常慌張,立即率部逃入氐中一帶。從此,馬超與張魯徹底反目。

昂然而入什么意思?昂然而入典故介紹

就在馬超走投無路之際,正在綿竹指揮益州爭奪戰的劉備知道了馬超的艱難處境,便派李恢聯絡馬超。《三國志·李恢傳》載:“(劉備)遣恢至漢中交好馬超,超遂從命。”對于馬超而言,來到氐中是無奈之舉,只為暫時躲過張魯的追殺,在此長期駐守根本沒有活路。因此,對于李恢的到來,馬超非常感激,很快便率部歸順了劉備。至于小說中提到的諸葛亮獻策,則是子虛烏有的事情。要知道此時劉備尚在雒城,諸葛亮則在益州東部奪取劉璋的地盤,兩人尚未在成都城下會師。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是不可能如小說所言當面向劉備獻計的。在馬超歸順的問題上,發揮關鍵作用的人只有一個,那便是劉備。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145
本文標題:昂然而入什么意思?昂然而入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