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之晚矣什么意思?悔之晚矣典故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曹操因為自己父親的死,而出兵攻打徐州。此后劉備和張飛救下陶謙,等陶謙病死后,徐州就成了劉備的根據地。不過陶謙的部下曹豹跟張飛不和,曹豹私通呂布,然他帶兵突襲徐州,結果張飛不敵,就這樣把徐州給丟了。最后沒辦法,劉備只能依附呂布,看他人臉色了。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悔之晚矣”,就和張飛丟徐州有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背后的典故,一起來看看吧。

悔之晚矣什么意思?悔之晚矣典故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十四回,發生在張飛鎮守徐州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張飛、曹豹和呂布。原文如下:

(曹豹)只得告求曰:“翼德公,看我女婿之面,且恕我罷。”飛曰:“你女婿是誰?”豹曰:“呂布是也。”飛大怒曰:“我本不欲打你;你把呂布來唬我,我偏要打你!我打你,便是打呂布!”諸人勸不住。將曹豹鞭至五十,眾人苦苦告饒,方止。席散,曹豹回去,深恨張飛,連夜差人赍書一封,徑投小沛見呂布,備說張飛無禮;且云:玄德已往淮南,今夜可乘飛醉,引兵來襲徐州,不可錯此機會。

悔之晚矣什么意思?悔之晚矣典故介紹

呂布見書,便請陳宮來議。宮曰:“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呂布)隨即披掛上馬,領五百騎先行;使陳宮引大軍繼進,高順亦隨后進發……布到城門邊叫曰:“劉使君有機密使人至。”城上有曹豹軍報知曹豹,豹上城看之,便令軍士開門。呂布一聲暗號。眾軍齊入,喊聲大舉。張飛正醉臥府中,左右急忙搖醒,報說:“呂布賺開城門,殺將進來了!”張飛大怒,慌忙披掛,綽了丈八蛇矛;才出府門上得馬時,呂布軍馬已到,正與相迎。張飛此時酒猶未醒,不能力戰。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袁術出兵徐州,劉備帶著關羽前去迎敵,留下張飛鎮守徐州。誰知張飛在宴請城中文武飲酒時,強迫從不喝酒的曹豹飲酒。曹豹苦苦哀求,張飛就是不依。無奈之下,曹豹告訴張飛,自己的女婿是呂布,希望張飛看在呂布的份上放過自己。張飛一向藐視呂布,聞聽此言勃然大怒,將曹豹痛打了五十鞭子。曹豹回府后,連夜寫信給呂布,建議呂布引兵突襲徐州。呂布隨即帶領高順發動突襲,張飛猝不及防,倉皇而逃,不僅丟了徐州,連劉備的兩位夫人都落入呂布之手。

悔之晚矣什么意思?悔之晚矣典故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陳宮口中的“悔之晚矣”,意為后悔已經晚了。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東坡詩話》中的“賢妻誨我深矣。果然人不知書,如長夜漫漫,一無所見。我今年未三十,須發將白。若不讀書,悔之晚矣。”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呂布偷襲徐州的故事情節,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三國志·先主傳》載:“先主與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下邳守將曹豹反,間迎布。布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海西。”該傳注引《英雄記》則稱:“備留張飛守下邳,引兵與袁術戰于淮陰石亭,更有勝負。陶謙故將曹豹在下邳,張飛欲殺之。豹眾堅營自守,使人招呂布。布取下邳,張飛敗走。備聞之,引兵還,比至下邳,兵潰。收散卒東取廣陵,與袁術戰,又敗。”劉備也因此丟失了徐州,此后被迫委身于呂布。

悔之晚矣什么意思?悔之晚矣典故介紹

不過,小說的這個故事情節中也有兩個虛構之處,那便是虛構了曹豹的身份。小說提到,曹豹說呂布是自己的女婿。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情況卻并非如此。《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中明確記載,呂布的妻子是其部將魏續的親屬。這也就意味著呂布的妻子姓魏而非姓曹。同時,小說中提到的曹豹因被張飛痛打而建議呂布前來偷襲之說也是作者的虛構。

至于說到原本為陶謙舊部的曹豹為何背叛劉備,主要與當時徐州內部的矛盾有著很大的關系。從當時的局勢來看,劉備得以控制徐州,主要依靠的是以麋竺、陳登為首的徐州本地勢力的支持,但以許耽、章逛、曹豹為首的丹陽系丹陽系人馬對此卻心懷不滿。故此,當袁術進攻徐州時,曹豹在下邳與張飛矛盾激化,張飛欲殺之未成,曹豹固守營寨,同時聯絡駐扎小沛的聯絡呂布,將劉備擊敗。不過,在此之后,曹豹的事跡便不見蹤跡。有關這段歷史,限于篇幅就不再贅述了。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著名歷史學家方詩銘先生的《三國人物散論》一書,里面有詳細的論證和分析。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156
本文標題:悔之晚矣什么意思?悔之晚矣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