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沖西突什么意思?東沖西突典故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東漢末年,趙云率領一眾義從加入公孫瓚,在此期間結識了劉備。等趙云兄長離世后,趙云打算就此還鄉,劉備還因此依依不舍。這一離別就是七年,此后趙云在鄴城又同劉備見面,隨后開始跟隨劉備。趙云算是劉備集團元老級別的人物,此后將近三十年間趙云也是立下無數大小功勞。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東沖西突”就和趙云有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背后的典故,一起來看看吧。

東沖西突什么意思?東沖西突典故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發生在諸葛亮“一出祁山”期間,主人公是趙云。原文如下:

趙云深入重地,只聽得四面喊聲大震。鄧芝急收軍退回,左有董禧,右有薛則,兩路兵殺到。鄧芝兵少,不能解救。趙云被困在垓心,東沖西突,魏兵越厚。時云手下止有千余人,殺到山坡之下,只見夏侯楙在山上指揮三軍。趙云投東則望東指,投西則望西指,因此趙云不能突圍,乃引兵殺上山來。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上山。

東沖西突什么意思?東沖西突典故介紹

趙云從辰時殺至酉時,不得脫走,只得下馬少歇,且待月明再戰。卻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沖天,鼓聲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殺到,皆叫曰:“趙云早降!”云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忽東北角上喊聲大起,魏兵紛紛亂竄,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持丈八點鋼矛,馬項下掛一顆人頭。云視之,乃張苞也。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一出祁山,老將趙云在鳳鳴山大發神威,力斬四將,令曹軍將士心驚膽戰。時任參軍的曹魏集團謀士程昱之子程武獻策,由夏侯楙率部誘敵,同時以六萬埋伏,只等趙云中計。戰事展開后,趙云果然中計,率領一千余眾陷入重圍。面對敵軍的瘋狂進攻,趙云仰天長嘆,認為自己會命喪于此。幸好關興和張苞及時趕到,趙云這才脫險。

東沖西突什么意思?東沖西突典故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趙云陷入重圍時的表現,叫做“東沖西突”,意為四處沖鋒突擊,形容作戰勇猛。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歷史上的趙云是否參與過諸葛亮的“一出祁山”之戰?答案是肯定的。不過,趙云的任務僅僅是與鄧芝一起兵出箕谷,吸引曹真主力。除此之外,趙云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別無記載。而小說中被趙云斬殺的瀚德及其四子更是虛構出來的人物,在歷史上并不存在。同時,小說中提到的夏侯楙在歷史上并未出現在兩軍交戰的戰場上。因此,趙云陷入重圍這個故事僅僅是個故事,并非歷史的真實。

東沖西突什么意思?東沖西突典故介紹

眾所周知,趙云是《三國演義》作者非常偏愛的一個角色,曾經有過揚威長坂的神技,是位常勝將軍。既然如此,作者又回合為設計了這位常勝將軍幾乎喪命的情節呢?道理其實很簡單,是為了增強趙云這一藝術形象的真實性。畢竟年紀大了,難有當年之勇。在戰場上單打獨斗靠的是武藝,陷入重圍拼的是體力。如果作者讓趙云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萬軍當中尚能像在長坂坡那樣才去自如,這顯然是不真實的。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165
本文標題:東沖西突什么意思?東沖西突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