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日常飲食都要遵守哪些禮儀?這三條是最重要的飯桌之禮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這也很好的體現出了中華文明對于禮儀方面的看重。古人無論做什么,都要講究一個“禮”字,《儀禮》和《禮記》就記載了很多先秦至西漢時期,人們在禮儀方面表現出的態度,有種敬事如神的感覺。那這次我們就為大家講講,古人在日常飲食方面,一般都要遵循哪些禮儀,其中很多規矩更是延續至今,成了一種飯桌文化。飲食不僅僅是為了解決生理上的需求,其中還有很多內涵可尋,古代的飯桌禮儀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三大點,分別是共食之禮、客食之禮和侍食之禮。雖然我們從分餐慢慢轉變成了合餐,但其中能夠運用的飲食禮儀并沒有減少,甚至規矩是越來越多。但這也很好的體現出了飲食禮儀深厚而博大的現象,那具體的行為規范,我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古人日常飲食都要遵守哪些禮儀?這三條是最重要的飯桌之禮

共食之禮的含義就是,和他人一起吃飯時要遵循的飲食規范,雙方都要表現出尊敬和謙讓。與人共食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吃飽飯,多為應酬場合,所以行為不當可能會顯得不得體,讓對方感到不適那就是自己失禮了。共食禁忌搓手、嘴巴發出聲音,這些都表示對主人不敬,而且也不要因為自己的口味擅自給羹湯調味。簡單總結一下,共食切記做出不雅的舉動,也不要嫌棄吃不飽,同時還要謙讓節制。達到“敬慎威儀,以近有德”的標準。

古人日常飲食都要遵守哪些禮儀?這三條是最重要的飯桌之禮

客食之禮的含義是,客人在出席宴請時應該遵循的禮儀。一般情況下,客人身份都是低于主人的,所以要起立雙手接物,待主人同樣起身回禮后,客人方可座下。用餐過程中,主人要先把飯菜給客人們享用,客人則是要等主人先敬酒。“主人不先于客人嘗遍菜肴,客人不先于主人用酒漱口,賓主相敬之道然也”。吃完飯后,客人要負責清理好自己面前的餐具然后交給傭人,之后再由主人宣告宴席結束。整個過程基本都是遵循“主敬客、客尊主”的尊卑禮儀。

古人日常飲食都要遵守哪些禮儀?這三條是最重要的飯桌之禮

侍食之禮則是指陪同客人出席宴會但又不是主賓的人,他們需要遵守的禮儀。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一定要講究長輩有序,陪同長者吃飯要先行禮再吃,不然就是大不敬。長輩給晚輩敬酒,要起身雙手拿杯而且拜謝,等長輩回到原位后才能座下。晚輩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修養,不然丟的可不止自己的臉,而是整個家族的臉面。

古人日常飲食都要遵守哪些禮儀?這三條是最重要的飯桌之禮

總之這套餐桌禮儀在古代各個階層中都有運用到,可能民間后期沒有這么多繁雜的規矩,但同長輩之間的基本禮儀還是要遵守的。當然以上很多的禮儀,更是延續至今,成為了重要的中華文化之一。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185
本文標題:古人日常飲食都要遵守哪些禮儀?這三條是最重要的飯桌之禮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