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虎自衛什么意思?引虎自衛典故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三國時期,嚴顏原是劉璋部下,負責鎮守江州。后來劉璋因為擔心張魯,于是主動迎接劉備入益州,沒想到卻是引狼入室。此后劉備和劉璋決裂,張飛帶兵攻破江州,嚴顏寧死不屈反而讓張飛對他刮目相看,從而饒了嚴顏一命,而嚴顏也是被張飛的言行所感動最后決定歸降劉備。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引虎自衛”,就和此次事件有感,下面就為大家講講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引虎自衛什么意思?引虎自衛典故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發生在張飛攻打巴郡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嚴顏和張飛。原文如下:

卻說嚴顏在巴郡,聞劉璋差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后聞玄德據住涪關,大怒,屢欲提兵往戰,又恐這條路上有兵來。當日聞知張飛兵到,便點起本部五六千人馬,準備迎敵。或獻計曰:“張飛在當陽長坂,一聲喝退曹兵百萬之眾。曹操亦聞風而避之,不可輕敵。今只宜深溝高壘,堅守不出。彼軍無糧,不過一月,自然退去。更兼張飛性如烈火,專要鞭撻士卒;如不與戰,必怒;怒則必以暴厲之氣待其軍士:軍心一變,乘勢擊之,張飛可擒也。”

引虎自衛什么意思?引虎自衛典故介紹

嚴顏從其言,教軍士盡數上城守護……張飛大怒,咬牙睜目,披掛上馬,引數百騎來巴郡城下搦戰。城上眾軍百般痛罵。張飛性急,幾番殺到吊橋,要過護城河,又被亂箭射回。到晚全無一個人出,張飛忍一肚氣還寨。次日早晨,又引軍去搦戰。那嚴顏在城敵樓上,一箭射中張飛頭盔。飛指而恨曰:“若拿住你這老匹夫,我親自食你肉!”到晚又空回。第三日,張飛引了軍,沿城去罵。原來那座城子是個山城,周圍都是亂山,張飛自乘馬登出,下視城中。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得知張飛率部進入巴郡,老將嚴顏聽取了部下的建議,閉門不出,在城中堅守。張飛數次率兵發動進攻,都被城頭的亂箭擊退,進攻毫無進展。無奈之下,張飛在城外巡查,后來終于找到了破敵之策,以誘敵之計將嚴顏引出城并將其活捉。后來,嚴顏歸順了張飛,并在漢中之戰中屢立戰功,與黃忠一起成為劉備集團戰功卓著的老將。

引虎自衛什么意思?引虎自衛典故介紹

本文介紹的成語,是嚴顏口中的“引虎自衛”,意為引來老虎保衛自己。比喻依仗惡人,反受其害。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情節,是有歷史依據的。據《三國志?張飛傳》注引《華陽國志》載,得知劉璋邀請劉備進入益州的消息后,嚴顏隨即發出了“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也”這樣的感嘆。很顯然,小說中“引虎自衛”這句成語是受到了史料中“放虎自衛”的啟發而創建的。

引虎自衛什么意思?引虎自衛典故介紹

至于歷史上張飛活捉嚴顏后的故事,與小說的描述大體相同。《三國志?張飛傳》載:“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

這里附帶還要提一句,小說描述的嚴顏歸降后先后參與益州爭奪戰及漢中之戰的故事情節是歷史的虛構。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嚴顏自從被張飛“引為賓客”后就再無消息,就連舉薦劉備為漢中王及稱帝的奏表中也沒有他的名字,很有可能在益州爭奪戰結束后不久,嚴顏就因病去世了。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186
本文標題:引虎自衛什么意思?引虎自衛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