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不及什么意思?始料不及典故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221年,劉備親自率領四萬人馬進行伐吳,夷陵之戰就這樣爆發了。當時蜀漢和東吳之間的邊界在巫山附近,劉備派出吳班、馮習等人率領三萬部隊作為先鋒,誓要奪取峽口攻入東吳境內。蜀軍起初士氣正旺,孫權一邊對面劉備,又擔心曹魏趁機發難,于是派出使者想曹丕提出修好。這次介紹的成語“始料不及”,就和夷陵之戰其中的一場戰役有關,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背后的故事吧。

始料不及什么意思?始料不及典故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發生在夷陵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關興、張苞、沙摩柯和甘寧。原文如下:

(韓)當回顧眾將曰:“誰敢沖突蜀兵?”部將夏恂,挺槍出馬。先主背后張苞挺丈八矛,縱馬而出,大喝一聲,直取夏恂。恂見苞聲若巨雷,心中驚懼;恰待要走,周泰弟周平見恂抵敵不住,揮刀縱馬而來。關興見了,躍馬提刀來迎。張苞大喝一聲,一矛刺中夏恂,倒撞下馬。周平大驚,始料不及,被關興一刀斬了。二小將便取韓當、周泰。韓、周二人,慌退入陣。先主視之,嘆曰:“虎父無犬子也!”用御鞭一指,蜀兵一齊掩殺過去,吳兵大敗。那八路兵,勢如泉涌,殺的那吳軍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卻說甘寧正在船中養病,聽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馬,正遇一彪蠻兵,人皆被發跣足,皆使弓弩長槍,搪牌刀斧;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甘寧見其勢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寧帶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樹之下而死。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其尸。吳王聞之,哀痛不已,具禮厚葬,立廟祭祀。

始料不及什么意思?始料不及典故介紹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御駕親征,率領御林軍來到前線,與東吳大將韓當、周泰對陣。在兩軍的交鋒過程中,張苞刺死夏恂,關興斬殺周平,吳軍大敗,潰不成軍,落荒而逃。正在養病的甘寧得知敵軍到來,上馬迎敵,最終被蠻王沙摩柯射殺。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始料不及”, 意為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應付。

小說中出現的這段戰斗場面,都是作者的虛構而并非歷史的真實。盡管夷陵之戰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但這段描述中出現的關興和張苞二人卻從未上過戰場。這一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過,這里就不再贅述了。至于小說中出現的夏恂和周平二人,也是坐著為突出關興和張苞的神勇而虛構出來的藝術形象,并非真實的三國歷史人物。

始料不及什么意思?始料不及典故介紹

至于小說中提到的蠻王沙摩柯,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也參與了夷陵之戰。據《三國志?先主傳》載:“(陸遜)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營。”《三國志?先主傳》稱:“(劉備)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咸相率響應。”可見沙摩柯原本是五溪地區的少數民族首領。不過,小說中提到的甘寧死于沙摩柯之手卻并非是歷史的真實。因為按照《三國志?甘寧傳》的記載,甘寧在夷陵之戰爆發前已經病逝。因此,他也就不可能死而復生參加夷陵之戰了。

說完了歷史上的沙摩柯,再來談談他在小說中的表現。在小說當中,提到沙摩柯的地方一共有三處,首先便是此次射死甘寧,之后是擊敗東吳將領淳于丹,最后是被周泰斬殺。有部分武評愛好者認為沙摩柯是容易被忽略的蜀漢猛將,武藝很高。其實,這個結論是不對的。甘寧之所以不敢與沙摩柯單挑,最為重要的原因是沙摩柯的長相特別,書中說他“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此時的甘寧有病在身,原本就精神恍惚,見到沙摩柯這副模樣,不敢交手也是正常的。至于說到沙摩柯的真實武藝,他與周泰的交鋒最能說明問題。小說第八十四回提到:“時有蠻王沙摩柯,匹馬奔走,正逢周泰,戰二十余合,被泰所殺。”

始料不及什么意思?始料不及典故介紹

在蜀漢早期名將中,除了黃忠和沙摩柯之外,還有一位以箭法著稱的將領,他便是益州名將嚴顏。在小說第六十三回中,嚴顏曾經一箭射中張飛的頭盔。此后,他在與張飛有過一次單挑。書中描述到:“交馬戰不十合,張飛賣個破綻,嚴顏一刀砍來,張飛閃過,撞將入去,扯住嚴顏勒甲絳,生擒過來。”以嚴顏的武藝,張飛僅用了十個回合便將其生擒。而沙摩柯的對手周泰并非小說中的一流高手,在張飛手下能不能撐過十個回合都是個疑問。兩相對比,沙摩柯的武藝比不上嚴顏。有武評愛好者說沙摩柯的武藝能在蜀漢前期武將中位列前十,這讓五虎將及李嚴、關平、魏延、周倉、嚴顏等人情何以堪。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211
本文標題:始料不及什么意思?始料不及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