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臺帖》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真跡,我們都知道李白被稱為“詩仙”,但他的真跡卻十分少見,所以顯得尤為珍貴。《上陽臺帖》是一首四言詩,全篇只有25個字,內容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這首詩一如既往的表現出了李白豪放,俊逸的詩風。據說《上陽臺帖》是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那這幅書法究竟值多少錢呢?曾有人出價20萬大洋。
其實李白的詩大家也是從小學到大的,對于這位詩人大家應該也是頗有了解,很多人也常常把李白的詩改成有趣的打油詩,甚至將李白的形象顛覆,其實他只不過是普通的詩人。李白是晚唐詩人,一生寫過的詩甚至連他自己都數不過來吧。
很多人只知道李白是位詩人,但是其實他還是位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也不錯。其中唯一存世的作品《上陽臺帖》就足體現它的珍貴。而這幅作品在十幾年前不被世人熟悉,誰能想法李白還有書法作品。
正巧被一個懂點門道的公子哥買走,本來這筆錢可以在當時那個年代花大洋買下460套四合院啊,現在四合院的身價可不是常人能買得起咯。不過后來這位公子哥把畫白白送人了,那么李白的書法作品到底有什么亮點,價格居然如此離譜。
李白的這幅書法作品曾經被很多人收藏過,但是今天的我們能見到這幅畫還是要感謝那位公子哥。要知道我們現在有京城四少,在民國時期也有四大公子,這位富二代就是他張伯駒。
張伯駒他是袁世凱的侄子可見身份的不凡,既有權利又有財富。大手一揮就能花6萬大洋買下這幅畫,不過奇怪的是這位公子哥不買房卻買了一幅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字,畢竟大家只知道李白的詩啊。
不過可以從書畫上面透露的痕跡,這幅字應該是李白寫的。不過就算不是李白的作品,那么多名人提字也體現了他的可貴行。從宋代的瘦金體到清代的皇帝親愛題字,都可見王群貴族對這幅書法作品的喜愛欣賞之情。
字體飄逸娟秀,可見書寫之人的才氣,并且用筆之處蒼勁有力。就是因為這樣,詩人雖然只寫了24個字,可厲害的是周圍的名人刻章卻布滿了整個畫面,可見李白的影響力。
而這位公子哥作為富二代也不完全是紈绔子弟,他可是近代有名的收藏和鑒賞大家,獨具慧眼的他一眼就看出了這幅書法的特殊之處。愿意用千金還25個字。
不過識貨的不止他一人,曾有國外的收藏者想搶奪他的畫。用20萬大洋買下這幅書法,但是被他拒絕了。錢很好賺,但是獨一無二的書法作品卻非常難得。不幸的是他因此被綁架,但是他沒有屈服,這幅作品也因此沒有流落在外。建國以后他將這幅作品捐給了博物館,陸陸續續將自己收藏的文物都捐給了博物館,可見他的功勞不小。
本文標題:李白真跡《上陽臺帖》值多少錢?曾有人花20萬大洋買下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