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是三國時期曹魏將領,田豫早年跟隨劉備,后來選擇回鄉照顧母親,劉備還十分不舍同田豫告別。此后田豫又投靠了公孫瓚,等公孫瓚戰敗后才加入曹操。田豫常年鎮守北疆,也參與過伐吳的戰爭,還曾擊敗孫權,立下赫赫戰功。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自新之路”,就和田豫有關,田豫能力出眾,在處理一起盜賊案件中得到曹操稱贊。下面就為大家講講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田豫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年底,主人公是田豫。原文如下:
(田豫)遷南陽太守。先時,郡人侯音反,眾數千人在山中為群盜,大為郡患。前太守收其黨與五百余人,表奏皆當死。豫悉見諸系囚,慰諭,開其自新之路,一時破械遣之。諸囚皆叩頭,原自效,即相告語,群賊一朝解散,郡內清靜。具以狀上,太祖善之。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田豫被晉升為南陽郡太守。在田豫上任之前,南陽郡的侯音起兵背叛朝廷,帶領幾千人在山中作亂,成為南陽郡的一大禍患。前任太守逮捕了侯音的同黨五百多人,上表給朝廷,請求將這些人全部處死。田豫到任后,召見了所有的囚犯,安慰他們,并給了他們一條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出路,將他們全部釋放。囚犯們叩頭謝恩,紛紛表示愿意為田豫效力。回去后這些人相互轉告,山中的侯音部下們一下子便解散了,郡內從此太平清靜。田豫又將這些情況上報給朝廷,曹操大為稱贊。
本文要說的三國成語,便是田豫處理盜賊的做法,叫做“自新之路”,意為自己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出路。這也是由《三國志》作者陳壽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田豫被調到南陽郡,是有原因的。當時,南陽郡人侯音聚眾叛亂,不但造成南陽郡的一片混亂,同時還引發了連鎖反應。《三國志?胡昭傳》記載:“民孫狼等因興兵殺縣主簿,作為叛亂,縣邑殘破……狼等遂南附關羽。羽授印給兵,還為寇賊。”這兩個事件引起了曹魏集團的嚴重不安。
面對接二連三的叛亂,曹操不得不下令由鎮守襄樊的征南將軍曹仁出兵平叛。而就在這時,鎮守荊州的蜀漢大將關羽趁機出兵襄樊,想利用該地兵力空虛之際搶占這一戰略要地。而此時田豫這位剛剛走馬上任的南陽郡太守可謂責任重大。如果他不能及時平息侯音叛亂的話,曹仁大軍被拖在南陽郡,襄樊等地兵力空虛,很容易被關羽所乘。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田豫沉著冷靜,及時說服被俘的盜賊,進而通過這些人瓦解了仍然盤踞山中的叛軍,使得曹仁能夠以最快速度殲滅侯音,為及時回援襄樊抵御關羽的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本文標題:自新之路什么意思?自新之路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