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年,曹操父親曹嵩被陶謙殺害,此后曹操出兵攻打徐州,陶謙退守曹操把軍糧全部打凈才選擇撤軍。195年,陶謙重病,此后陳登和孔融力勸劉備接手徐州,這樣劉備才得以順利入住。此后呂布因為不敵曹操,逃往徐州準備投靠劉備,但卻把戰火引向了徐州。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心腹之患”,就和當時徐州發生的一系列戰事有關,下面就為大家講講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十四回,發生在劉備占據徐州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荀彧、劉備和張飛。原文如下:
(曹操)聚眾謀士共議曰:“劉備屯兵徐州,自領州事;近呂布以兵敗投之,備使居于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來犯,乃心腹之患也。公等有何妙計可圖之?”許褚曰:“愿借精兵五萬,斬劉備、呂布之頭,獻于丞相。”荀彧曰:“將軍勇則勇矣,不知用謀。今許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計,名曰二虎競食之計。今劉備雖領徐州,未得詔命。明公可奏請詔命實授備為徐州牧,因密與一書,教殺呂布。事成則備無猛士為輔,亦漸可圖;事不成,則呂布必殺備矣:此乃二虎競食之計也。”
操從其言,即時奏請詔命,遣使赍往徐州,封劉備為征東將軍宜城亭侯領徐州牧;并附密書一封。卻說劉玄德在徐州,聞帝幸許都,正欲上表慶賀。忽報天使至,出郭迎接入郡,拜受恩命畢,設宴管待來使。使曰:“君侯得此恩命,實曹將軍于帝前保薦之力也。”玄德稱謝。使者乃取出私書遞與玄德……玄德連夜與眾商議此事。張飛曰:“呂布本無義之人,殺之何礙!”玄德曰:“他勢窮而來投我,我若殺之,亦是不義。”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操控制朝政大權后,對于占據徐州的劉備非常警惕,便召集文武商議對策。謀士荀彧獻出二虎競食之計,提出以朝廷的名義正式任命劉備為徐州牧,同時密令劉備殲滅呂布。荀彧認為,一旦劉備與呂布發生沖突,無論是劉備消滅了呂布,還是呂布殺了劉備,都能達到削弱徐州的目的,可以為日后曹操奪取徐州創造有利條件。曹操依計而行,派人來到徐州。看到曹操的密令后,一向瞧不起呂布的張飛認為應該誅殺呂布,而劉備卻認為這樣做是不義之舉。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曹操口中的“心腹之患”,隱藏在內部的嚴重禍害,也泛指最大的隱患。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左傳?哀公十一年》中的“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曹操采納荀彧建議密令劉備消滅呂布的故事情節,并非歷史的真實。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此時徐州的穩定對曹操而言非常關鍵,而劉備坐鎮徐州恰恰是曹操最愿意看到的結果。按照《三國志?先主傳》載,陶謙死后,劉備接管徐州。他一改陶謙生前與袁術、公孫瓚結盟對抗袁紹、曹操集團的做法,公開向袁紹示好。此舉意味著劉備改弦更張,與袁紹、曹操形成了同盟關系。而此時的曹操不但要進一步控制朝政穩定政局,同時也面臨來自其他割據勢力的挑戰,暫時也無暇顧及徐州。因此,對于劉備收留呂布也只能暫時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
至于小說中提到的劉備收留呂布,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載:“布見備,甚敬之。”此后,劉備便將呂布安置在徐州。為何劉備要收留呂布呢?不外乎兩個方面。首先,盡管此時的劉備已經執掌徐州一年多的時間,但由于實力薄弱,難以抵擋其他割據勢力的入侵。而呂布素以驍勇善戰著稱,盡管在兗州之戰中失利,但實力尚存。劉備可以利用呂布抵御其他割據勢力對徐州的覬覦。
此外,劉備之所以收留呂布,也是無可奈何之舉。前面提到,呂布實力尚存,其麾下既有張遼、高順這樣的猛將,又有兇悍、精銳的并州鐵騎。當年就連強悍的黑山軍都不是呂布的對手,更何況劉備手下戰斗力低下的步兵。呂布兵敗兗州,走投無路之際逃到了徐州。如果劉備不收留呂布,萬一呂布以武力威脅,劉備的徐州能否保住都是一個問題。
本文標題:心腹之患什么意思?心腹之患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