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雖然是蜀漢五虎將之一,但他本人的官職一直不高,所以很多人認為劉備并不重用趙云。趙云作為跟隨劉備較早的老將,也曾立下諸多戰功,為什么后期趙云的地位還會被魏延等人超越呢?趙云在演義中幾乎是個完美的人物,有勇有謀,膽大心細,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義貫金石”就和趙云有關。其實劉備對于趙云的定位并不同于一般的將領,而且劉備也絕不可能虧待趙云。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趙云傳》注引《云別傳》,時間是在蜀漢景耀四年(公元261年),相關人物為姜維和趙云。原文如下:
后主詔曰:“云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于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云宜謚。”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云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謚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謚云曰順平侯。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后主劉禪下詔說:“趙云當年就跟隨先帝,功績卓著。當時我尚且年幼,歷經艱險,依靠趙云將軍的無比忠誠,這才平安度過重大危難。說起謚號,原本就是為了表彰重大功績的,請群臣著手討論,應該給趙云將軍一個怎樣的謚號。”
大將軍姜維等人經過商議后認為,趙云當年跟隨先帝,功勛非常卓著。他經營天下,能尊奉國家法度,這個功績也值得緬懷。在當陽一役中,他表現出了義薄云天的忠貞和勇敢,用自己的忠誠保護了皇上,其下屬也都愿意為他舍生。死者有知,也永遠不會忘記他的恩德;生者敬佩,足以激發起舍生忘死的熱情。謹按《謚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該追謚趙云為順平侯。
今天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姜維在評價趙云功績時所用的“義貫金石”,意為義薄云天,他的義氣連最堅硬的金石都可以穿透。
趙云早年就跟隨劉備,不僅在益州爭奪戰、漢中之戰及一出祁山期間戰功卓著,且在當陽長坂坡一役中救過后主劉禪的性命。俗話說:功大莫過于救主,但不知何故,劉備在世期間并沒有重用趙云,且官位不高,一直是個雜號將軍。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劉禪繼位之后。而就在諸葛亮“一出祁山”后的第二年,趙云也因病去世。
為緬懷這位戰功卓著且救過自己的名將,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1年),后主劉禪要求群臣商量出一個最貼切的謚號給趙云。雖然姜維與趙云相識僅僅不足一年的時間,但對趙云非常敬佩,并根據趙云一生中最令人欽佩的三個閃光點請求追謚趙云為順平侯。“柔賢慈惠……執事有班……克定禍亂”這可謂是對趙云最為中肯的評價。
本文標題:義貫金石什么意思?義貫金石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