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寓意是什么?含義還是來源于中國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5月1日,日本正式進入“令和”時代。之前日本使用的年號全部出自中國古籍,這次日本是第一次在本國古籍中選取了兩個字當做新年號。實際上“令和”二字的出處和寓意還是和中國文化離不開關系,畢竟日本古時候很多文學精髓都還是師出唐朝,所以也借用了中文的意思。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令和”的寓意,和在古代的含義究竟是什么,大家要是感興趣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

令和寓意是什么?含義還是來源于中國

2019年5月1日零時,日本將開始啟用“令和”為年號,官方的英文翻譯為“BeautifulHarmony”。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解釋寓意說:“蘊含了在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并成長的意思”。

“令和”是日本歷史上的第248個年號,出自《萬葉集.梅花歌卅二首并序》中的“于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這也是日本首次日本古代典籍作為年號的引用來源。可它依舊沒有徹底擺脫中國文化的影子,在日本巖波書局出版的《萬葉集》中,關于“初春令月,氣淑風和”的注解,曾明確提到該句出于張衡《歸田賦》的“仲春令月,時和氣清”。

然而,即便是與中國古籍有著淵源,將“令”解釋為“美好”仍然讓人難以理解。

《悠悠我心》的作者史杰鵬對此特意發出了一條朋友圈進行解釋:古漢語里‘靈’字才實實在在有美好的意思,因為‘令’和‘靈’古音很近,可以通用,所以‘令’字也產生了‘美好’的意思。”

令和寓意是什么?含義還是來源于中國

令和靈

沿著史杰鵬的思路,我們可以對“令”和“靈”追本溯源。

“令”是一個會意字,本義即為命令,是一個人坐在木鐸下的樣子,取古代振鐸以發號令之義。而“靈”實際上是漢字“靈”的繁體字形式,屬于會意兼形聲字。《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巫以玉事神”,即巫師捧著玉舞蹈來侍奉神靈,《廣韻·青韻》則解釋為“小熱也”,即微溫。這兩種解釋如今都不再使用,卻由此引申出了“福佑”“聰明”“美好”等含義。

在《詩經·鄘風·定之方中》即有將“靈”作“美好”之義的用法。“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于桑田。”翻譯成現代的形式就是“好雨夜間下已停,吩咐駕車小倌人。天睛早早把車趕,歇在桑田勸農耕”。

令和寓意是什么?含義還是來源于中國

《詩經》中也不乏將“令”用作“美好”之義的例子,對此史杰鵬認為“《詩經》表示美好意思的‘令’都是經后人改過的,原文肯定是‘靈’”。依據是夏商周三代出土的銅器中,銘文幾乎全部是用“靈”或者從“令”聲的字表示美好的意思。

字與詩

漢字與詩篇無疑承載著中國文化的精髓,每一個漢字、每一句詩的背后都是無可估量的文化意義,“令”與“靈”在這里只是一個縮影。千百年前的詩人用筆墨書寫出的美好到今天仍蕩滌在人們的心間,詩詞間的每個字都是歷史的積淀,值得玩味。可惜的是,現代人似乎已經脫離詩意太久,即使讀詩也多是囫圇吞棗,斷章取義。

今天,當我們表達情感傳遞情思時常常會借助于詩詞。戀人間常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想起沙場的豪情,人們仍會憶及那“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的場景······

但何為“契闊”?“斷”真得只是斬斷之義?那“八百里”又是什么呢?如果問及細處,這些耳熟能詳的詩有多少會在我們眼里變得陌生呢?

此處舉例的幾個問題實則都來自于史杰鵬在《悠悠我心:梁惠王古詩詞二十講》中的賞析。

令和寓意是什么?含義還是來源于中國

他在書中提到,看到一個詞,首先應該看組成這個詞的字古音有沒有關系,有關系很可能就是連綿詞。比如“契闊”一詞就是連綿詞,只是記一個音,與字本身無關。

“契闊”與“勤苦”從字面上看毫無關聯,但從連綿詞的角度看就不難理解了。八百里當然也不是真的距離,而是一種馬的名稱,《世說新語》提到,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駁”,非常珍愛。王武子和君夫用牛打賭。君夫輸了,王武子命人挖出了牛心燒好呈上,自己只吃了一口就走了,這就是魏晉人的率性。此處辛棄疾用八百里代指牛,豪氣之中又添豪情。

古與今

用小說筆法剝開古文字的神秘外衣,還原出古人的實際生活狀態是《悠悠我心》最大的特點,也是這本書易于人們品讀的原因。

詩詞于今人已經是一段遙遠的歷史,企圖觸及卻又常常望而卻步,時間可以積淀出文明,成就無數佳話,但也形成了一道鴻溝。

史杰鵬在書中寫道:“不妨把唐詩想象為一個璀璨的星球,那些天才的詩人,就是這個星球發出的光,依照他們的作品的偉大成都,那些光束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的光芒顏色是一樣的,只有大小粗細之分;有的則不同。”

可往往我們最無奈的就是這浩瀚星辰與我們相隔太遠了。我們缺少的不是仰望星空的愿望,而只是一副清晰的眼鏡。小說式的筆法、口語化的幽默表達無疑成為了一條古今間的通道。

令和寓意是什么?含義還是來源于中國

我們為什么要讀詩?為什么一定要跨越歷史去尋覓精神的歸屬?

正如書的封面上寫著的那樣,“看偉大的作品,會有如逢故人的感覺”。

讀陶淵明,我們體會到庸常生活里骨子里對特立獨行的向往;讀李賀,我們看到詭譎之中的閃光;讀溫庭筠,我們于碧波粼粼中追慕著那顆赤子之心...

回歸到開頭的話題,“令”為什么會解釋成美好呢?學術解釋的背后其實是我們都應該尋覓的文化軌跡和詩情畫意。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316
本文標題:令和寓意是什么?含義還是來源于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