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什么意思?什么樣的服飾才能被稱為“漢服”?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穿著漢服出行,漢服的樣式也是種類繁多,不過從外形來看一眼也就能看出是偏古風的服飾。不過究竟什么樣的服飾才能被稱為漢服呢?或許很多人會以為漢服就是漢朝人穿的衣服,實際上并不是這樣。漢服的全稱是“漢族傳統服飾”,而不是單指某個朝代的衣服。而且漢服必須要包含六個基本要素,下面就為大家講講漢服的真正含義,一起來看看吧。

漢服什么意思?什么樣的服飾才能被稱為“漢服”?

1.什么是漢服?

漢服,并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樣是“漢朝人的衣服”,而是漢族的傳統服飾。漢服自上古傳說時代開始,終止于清代“剃發易服”,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并非是一成不變的。然而,雖然歷朝歷代都在漢服中增添了自己獨特的元素,但漢服還是有一些本質的東西是不會改變的。

一般來說,漢服必須包含六大基本元素(這也是漢服與和服、旗袍、韓服的最大區別),即:平面結構、五行五色、交領右衽、繩帶系結、上衣下裳和寬袍大袖。

這六大要素絕不是簡單的衣服形制,而是蘊含著我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以儉養德”、“中庸之美”等等深刻意義,是“低調奢華有內涵”的集中代表,相比于現代服裝絕對更有逼格。盡管漢服延續了數千年,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唐、宋、明代的漢服。

漢服什么意思?什么樣的服飾才能被稱為“漢服”?

2.唐代

提到唐代漢服,很多讀者都會不自覺的腦補出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和電視劇《神探狄仁杰》中的服飾,其實這些影視中的服飾大都存在虛構和夸張。

以女裝為例,唐朝女子雖然衣著風情萬種,卻也不是穿上了比基尼,“爆胸”是絕不可能的。而且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例如公主可以半露胸,歌女也可以半露胸以取悅于顧客,但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允許半露胸的,因此電影中的“唐朝滿城盡是大波妹”只是現代人的腦補。

實際上,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于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后背而已。

另外,唐代女裝通常將上衫掖入裙內,所以顯得裙子很長。所以影視中如果有唐代女子穿著一件短裙,那就絕對屬于穿越了。唐代前期女裝中還流行過緊身的胡服,樣式顯得非常現代。但是,在安史之亂后,這種風氣就逐漸消失了。到了中晚唐時期,女裝逐漸變得越來越肥大,普通婦女的上衣,其袖寬往往都到了四尺以上。

漢服什么意思?什么樣的服飾才能被稱為“漢服”?

3.宋代

宋代,人們拋棄了唐代漢服雍容華貴、色彩鮮艷大膽的特點。宋代漢服的造型比較單一,色彩比較樸素,追求質樸天然,典雅大方的美感。但兩宋的社會生活非常繁榮,在漢服形制的創新上還是有所建樹的。

例如一種典型的宋代女性漢服叫做“褙子”,就是女子在抹胸外面披著的那件衣服,在當時的社會上非常流行,堪比現在的打底褲的流行程度,宋代女子幾乎每人一件。

4.明代

漢服發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點是紐扣出現了。但是,這些紐扣主要用在禮服上,常服還是繼續沿用繩結的。

明代女服與唐代相比,其衣裙的比例明顯倒置(上衣的長度開始超過裙子)。而且,到了明代中后期,由于氣候變冷,上衣逐漸變長,甚至直至膝蓋,裙子也不可能再束于上衣之外,而是被上衣所遮蓋,形成所謂“襖裙”。

漢服什么意思?什么樣的服飾才能被稱為“漢服”?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漢服的顏色也發生了改變,女子所穿的裙子在明初的時候,已經用色偏向淺淡(是的,比宋代顏色更淡),崇禎時期更是提倡穿白裙,但裙邊常有一、二寸的繡邊。

明代還有一種為大家熟知、電影里耍帥專用的衣服,那就是錦衣衛所穿的飛魚服。盡管明代史料里面明確提到了錦衣衛堂上官穿飛魚服,但是“飛魚服”實際上是個大名稱,凡是裝飾有飛魚紋樣的衣服都叫飛魚服。

而紋樣包括過肩式的、補子式的等等,衣服款式則各種都可以。因此所謂“飛魚服”只是一種圖案的稱謂,并非衣服款式的稱謂,就算背心印上了飛魚紋樣,也可以叫做飛魚服。

如今在國內,漢服的生存現狀仍然不容樂觀,舉個例子,日本人在街頭穿和服走路,沒人覺得有什么不妥。但如果有人穿著漢服走路,那就鐵定會吸引大量吃瓜群眾奇異的目光,穿漢服的人也會被人認為是cosplayer。然而,我們相信,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和普及,漢服總有一天會回歸我們的生活,而身穿漢服的國人也將再次讓世界驚艷!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317
本文標題:漢服什么意思?什么樣的服飾才能被稱為“漢服”?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