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附葉連什么意思?枝附葉連典故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諸葛亮去世后,劉禪在黃皓的建議下取消了丞相職位,此后黃皓憑借劉禪對他的寵信開始擺弄朝政,使得蜀漢內部出現分裂的跡象。當時姜維就曾上書,請求劉禪除掉黃皓,但卻被劉禪拒絕。此后姜維擔心黃皓會加害自己,于是不敢回到成都,只能在外駐扎屯兵。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枝附葉連”就和姜維有關,下面就為大家講講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枝附葉連什么意思?枝附葉連典故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華陽國志?劉后主傳》,時間是在蜀漢五年(公元262年),相關人物分別為姜維、劉禪和黃皓。原文如下:

大將軍維惡黃皓恣擅,啟后主,欲殺之。后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本羈旅自托,而功效無稱,見皓枝附葉連,懼于失言,遜辭而出。后主敕皓詣維陳謝。維說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逼。

枝附葉連什么意思?枝附葉連典故介紹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大將軍姜維痛恨黃皓的囂張擅權,上奏后主劉禪,建議殺掉黃皓。劉禪卻對姜維表示:“黃皓只不過是一個小臣。從前董允曾對他咬牙切齒,我也非常不喜歡他,你又何必介意呢?”姜維本是羈旅之臣,未能建立功業,眼看黃皓的關系錯綜復雜,擔心失言,便辭謝而出。不久,后主劉禪下令讓黃皓拜見姜維謝罪。姜維則告訴黃皓請求到沓中去種麥子,實則是避免受到黃皓的迫害。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文中所提到的“枝附葉連”,意為像樹枝和樹葉一行,互相依附連接,比喻人際關系錯綜復雜。這也是《華陽國志》作者常璩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枝附葉連什么意思?枝附葉連典故介紹

姜維雖然是一員降將,但深受諸葛亮信任,成為蜀漢帝國的軍事統帥,可謂兵權在握。但他為何會懼怕宦官黃皓呢?關鍵就出在“(姜維)見皓枝附葉連”這句話上。

據《三國志?董允傳》記載:“后主漸長大,愛宦人黃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于于皓。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這樣就意味著直到董允病逝的蜀漢延熙九年(公元246年),黃皓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勢力,不足以影響蜀漢政局。不過,這一情況在董允死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三國志?陳祗傳》載:“陳祗代允為侍中,與黃皓互相表里,皓始預政事。祗死后,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終至覆國。”

枝附葉連什么意思?枝附葉連典故介紹

黃皓都有哪些支持者和黨羽呢?除了上面提到的侍中陳祗之外,這份名單中還有尚書令董厥及時任衛將軍的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等人。據《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異同記》載:“瞻、厥等以維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宜表后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

諸葛瞻為何父親的得意門生姜維不滿并企圖罷免其兵權?說到底就一句話,諸葛瞻認為憑借自己的能力足以富國強兵,他瞧不起姜維這位父親的門生,想取而代之。可悲的是,盡管姜維的能力不強,諸葛瞻更是連姜維的水準都無法企及,僅僅是一位眼高手低的無能之輩。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400
本文標題:枝附葉連什么意思?枝附葉連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