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驚肉顫什么意思?心驚肉顫典故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劉備封王以后,便傳來一個噩耗。關羽進攻襄樊,不僅丟了荊州還敗走麥城。得知二弟死訊,劉備既難過又憤怒,不顧他人勸阻誓要討伐東吳。關羽戰死對蜀國來說已經是重大打擊,沒想到張飛竟然又被自己的部下殺害,這對于劉備更是雪上加霜,一連損失兩位結拜兄弟。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心驚肉顫”,就和此次事件有關,下面就講講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心驚肉顫什么意思?心驚肉顫典故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發生在張飛遇害之后,相關人物分別為張苞、吳班和劉備。原文如下:

卻說二賊當夜割了張飛首級,便引數十人連夜投東吳去了。次日,軍中聞知,起兵追之不及。時有張飛部將吳班,向自荊州來見先主,先主用為牙門將,使佐張飛守閬中。當下吳班先發表章,奏知天子;然后令長子張苞具棺槨盛貯,令弟張紹守閬中,苞自來報先主。時先主已擇期出師。大小官僚,皆隨孔明送十里方回。孔明回至成都,怏怏不樂,顧謂眾官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也。”

心驚肉顫什么意思?心驚肉顫典故介紹

卻說先主是夜心驚肉顫,寢臥不安。出帳仰觀天文,見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墜地。先主大疑,連夜令人求問孔明。孔明回奏曰:“合損一上將。三日之內,必有驚報。”先主因此按兵不動。忽侍臣奏曰:“閬中張車騎部將吳班,差人赍表至。”先主頓足曰:“噫!三弟休矣!”及至覽表,果報張飛兇信。先主放聲大哭,昏絕于地。眾官救醒。次日,人報一隊軍馬驟風而至。先主出營觀之。良久,見一員小將,白袍銀鎧,滾鞍下馬,伏地而哭,乃張苞也。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得知關羽被害的消息后,不顧趙云等人的勸阻,調集大軍東征孫權。張飛奉命回到閬中,進行戰前準備。不料,部將張達和范疆將張飛暗殺并逃往東吳。不久后,劉備也得到了張飛遇害的消息,當即昏厥于地。

心驚肉顫什么意思?心驚肉顫典故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心驚肉顫”,意為十分害怕不安,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描述的張飛遇害的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兇手確為張飛的兩員部將。據《三國志?張飛傳》載:“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張飛為何被殺呢?雖然該傳中沒有明確的說法,但該傳中卻有“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的說法,據此推斷極有可能如小說所言是張飛虐待將士而招致殺身之禍。

心驚肉顫什么意思?心驚肉顫典故介紹

至于談到歷史上張飛死后劉備的反應,《三國志?張飛傳》記載,劉備得知當得知張飛手下的都督派人送來奏章時,僅僅說了四個字:“噫!飛死矣。”為何劉備如此肯定張飛死了呢?其實這里有兩個原因。首先是上面提到的劉備多次提醒張飛“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這番話。

從這段話也可以看出,張飛虐待手下將士的情況非常嚴重,令劉備深感不安,擔心張飛遲早會因此丟掉性命。其次,既然張飛身在閬中,有事情也應該是他本人親自上表,突然出現其手下都督上表這樣越級的事情,自然是張飛出了事。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433
本文標題:心驚肉顫什么意思?心驚肉顫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