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有走到終點的那一天,都會要面對死亡,而人死后,親人們就會為其舉辦葬禮,同時這也是古人傳下來的習俗。在我國文化當中,孝字占著很大的比重,若逝者在生前越孝順,那么葬禮肯定也就越濃重,這也表示后世對逝者的尊敬和一片孝心。相信有過喪葬經歷的小伙伴們都會知道,在中國,一般在下葬前會守靈三天,這是對逝者的尊敬,而且必須要在逝者的棺材前點上三支香,并且要保證在下葬前不可以熄滅。那么為什么要點三支香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什么不能點兩根香或是四根、五根呢?事實上這是不可行的,因為三根香有著自己的含有。在我國古代,三根香代表著一柱,分別指的是天、地、人。所以在這里分別就是敬天、敬地和敬人。不過也并不是說只能是三炷香,也可以是六根、九根,只要是三的倍數都是可以的,不是倍數的話是絕對不可行的。所以說很多人參加葬禮拜喪的時候都是拿著三根香拜玩后插好,因為不管多少人來祭拜,永遠都是三的倍數。
如今可能沒有太多的講究了,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守靈的時候一定要保證三根香是不可以燒完的。通常情況下是還在香還沒有燃盡的時候就進行更換,否則就是對逝者的大不敬。所以說,在古代,守靈也是被認為考研一個人孝心的一種方式,而燒香這是對祖先的緬懷和祭祀。若是連香火都守不住,那還談個什么孝道呢?實際上在我國古代,香火跟子孫后代也是有著重要關系的,若是香火斷了,那么就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了,任何家族都希望延續香火,說白了就是傳宗接代。
另外再就是,古代人認為死后在陰間會有靈魂,而香扁食陰間與陽間的溝通渠道。若是香火滅了,死人的靈魂獎無法在陰間受到親人的緬懷,然后他們的心里就會出現怨氣。若靈魂有了怨氣的話,那么就無法傳世了,死者甚至會感到自己被遺棄在了陰間,怨氣會不斷加重,詛咒子孫后代不孝,成為陰間的孤魂野鬼,而這個問題對于古人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古人在守靈燒香的時候絕對是不能讓香火熄滅了。
不過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很傳統的老一輩人的做法了,包括守靈也好,舉辦濃重的喪葬也好,而這時前任盡孝的一種方式。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思想的覺悟,新一代人就并不太相信這些古來的喪葬習俗了,多半都是火化后埋葬再豎個墓碑。然后每年到達特定的節日來進行祭拜,以此表達自己的孝心。其實真正的孝心應該是在逝者生前就應該要做到的,趁著親人還在世,多打打電話,多陪著吃個幾頓飯,讓他們開心,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心。
本文標題:我國從古至今親人逝世后守靈時為何要插三根香?這其中有著什么意義?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