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待亂,以靜待華”的精髓是什么?孫子兵法適用哪些場合?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以治待亂,以靜待華,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以自己的額嚴整在對付敵人的混亂,用自己的鎮靜來對付敵人的輕躁,這便是掌握將帥心里的手段。用自己的部隊去接近戰場從而對付遠道而來的敵人,用自己供給充足的軍隊去對付敵人饑餓的敵軍,這便是掌握軍隊戰斗的秘訣。不去招惹旗幟整齊的敵軍,不要進攻陣容雄壯的敵軍,而這便是靈巧機變的原則。

“以治待亂,以靜待華”的精髓是什么?孫子兵法適用哪些場合?

“以治待亂,以靜待華”,“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等作戰原則都是孫子針對敵人的心理狀況而采取的相應措施。“治心”即掌握軍心。行軍打仗,首先是要治理好自己,無論進攻,防御,都要軍容嚴整,臨危不亂,才能用自己的嚴整來對付敵人的混亂。

孫子主張善戰的將帥不僅自己應“治”,更要使敵人“亂”。意志混亂的軍隊,即使兵多將廣,都不會有強大的戰斗力。因此使敵人“混亂”就能乘此機會,痛下殺手;亂中取勝。

“以治待亂,以靜待華”的精髓是什么?孫子兵法適用哪些場合?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遼東太守公孫康,偏安一隅。但是他明白,一旦中原混戰結束,河北袁氏兄弟就會會師向北,遼東極有可能會被吞并,因此他對袁氏心存戒心已久。官渡之戰,袁紹戰敗,曹操從容的占據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大洲。袁尚,袁熙逃往遼東依附公孫康,公孫康既不愿意袁氏在遼東落腳,又怕曹操急功遼東,自己勢單力薄,于是將二袁留下。

公元207年,曹操討伐烏桓之后,有人勸曹操攻遼東,生擒二袁,曹操說:“不用動兵,等著公孫康二袁之頭送來”,于是便帶領軍隊經柳城撤回。此時,公孫康擔心曹操會以二袁為口實討伐他,想不到曹操并無此意,于是他馬上想到除掉二袁,一則討好曹操,二則去掉遼東大患。

“以治待亂,以靜待華”的精髓是什么?孫子兵法適用哪些場合?

沒過幾天,二袁的首級就送到曹操手中了。曹操不費一兵一卒便消滅了二袁,安定了遼東,主要是他看到了二袁與公孫康之間的關系,所以拿定了主意,以靜待嘩。如果他輕信人言,進攻遼東,公孫康與二袁必合力抵抗,而曹操久戰疲憊,必將成為強弩之末,勝敗難料。何況后方還有劉表割據,左右掣肘。反之,不攻遼東,公孫康與袁氏二人必成水火不相容,曹操真是用兵如神呀!

在商戰中,經營者應學會“以治待亂”的計策,趁競爭對手毫無防備,或力量衰弱之際,突然出擊,奪取市場。

多年以來,美國一家知名公司一直想占領世界豪華汽車市場,但由于競爭對手的實力強大,特別是英國一家龍頭企業在研制開發新型高檔方面有獨特的優勢,使美國的公司希望一直未能實現。但是,到了1988年美國公司由于勞資關系緊張,內部管理混亂,加上生產成本上升,使得利潤銳減。11月1日,英國公司突然發起價格戰,以更多更具特色的高性價比的車型,打入美國市場,實現了多年未能如愿的夢想。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510
本文標題:“以治待亂,以靜待華”的精髓是什么?孫子兵法適用哪些場合?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