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婚俗:唱歌擇偶偷襲成親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16becf80513378335a1de3efae10a619.jpg

布依族的“浪哨”擇偶與拋“棕”傳情

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繡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

按照鎮寧一帶的布依族舊俗,兒女還在背帶上時,父母已經為他(她)們談婚論嫁了。父母們經過“相親”和訂婚儀式,等到孩子有五、六歲大,就要舉行婚禮,一切都隆重其事絕不兒戲,但是“婚后”新郎新娘都各自回娘家繼續過他(她)們的快樂童年。而姑娘小伙子到了“浪哨”年齡,照樣可以去“浪哨”,“浪哨”對象也不受限制。這種婚姻叫做“背帶親”。“不落夫家”的生活,直到姑娘長大成人(一般在20至30歲)被“戴假谷”才結束。

148f4e16a5dd84a69350c3b2236c746f.jpg

?“戴假谷”搞“偷襲”

“假谷”其實是一種以竹筍殼為骨架,用蠟染布包裹而成的頭飾。姑娘們因為舍不得“浪哨”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多數都不愿帶上“假谷”,所以在每年農歷八月至四月間的“戴假谷”季節,布依村寨就不時見到“已嫁”姑娘被強行戴上“假谷”的“偷襲”行動。

“偷襲行動”多由男家的已婚婦女執行。她們擇吉日帶上禮品,到女家村寨埋伏,乘姑娘不備便突然把她強行抱住,其他人立即解開她的頭帕和發辮,把“假谷”戴上。姑娘雖然又哭又鬧,但一戴上了“假谷”,就標志著正式成為人妻,再反抗也徒勞了。不過,在未戴之前,即使姑娘愿意也不能不掙扎反抗,否則就會被人恥笑。

“戴假谷”的行動有時也會因為走漏風聲或反抗過烈“眾不敵寡”而失敗的,男家只好另擇吉日“再接再勵”。按照族例,只要未戴上“假谷”,男家絕不可以強迫姑娘入夫家定居。有的男家屢戰屢敗,直到女家長輩覺得“女大不中留”了,就會協助男家“從內攻破”,使女兒戴上“假谷”,男家才終于娶得新娘歸。

現在,“背帶親”雖已逐漸被自由婚姻所取代,但是“戴假谷”作為一種標志,則仍然保留了下來。當你見到布依女頭戴類似長長簸箕的奇特頭飾,便知道她已為人婦了。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546
本文標題:布依族婚俗:唱歌擇偶偷襲成親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