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像是一幅畫,優美靈動。立春也是一首未完待續的詩,還有很多詩人借此抒發他心中的情懷。關于立春詩詞不論宋唐還是元明清都有詩人對立春進行描寫,今天小編也是寫不出關于立春節氣的古詩的,但是我們可以欣賞一下旁人的精彩詩篇啊!
《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彩花應制》
唐·宋之問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
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艷粉回。
今年春色早,應為剪刀催。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羅隱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云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立春》
宋·白玉蟾
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從此陽春應有腳,百花富貴草精神。
《立春古律》
宋·朱淑真
停杯不飲待春來,和氣先春動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餅,羅幡旋剪稱聯釵。
休論殘臘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諧。
從此對花并對景,盡拘風月入詩懷。
《立春》
宋·晁沖之
巧勝金花真樂事,堆盤細菜亦宜人。
自慚白發嘲吾老,不上譙門看打春。
《減字木蘭花·立春》
宋·蘇軾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
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立春偶成》
宋·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立春》
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
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
立春的傳統美食
1、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韭黃和粉絲作春盤。
蔥、蒜、椒、姜、芥切而調食之
寧津一帶用蔥、蒜、椒、姜、芥切而調食之,稱為五辛盤,它既可以下酒佐餐,又可以作為禮物相互饋送。也有饋送青韭、黃柑的。
2、春餅
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搟成薄餅,烙熟后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清《調鼎集》一書中曾記載了春餅的制法:“搟面皮加包火腿肉、雞肉等物,或四季應時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餅切段。”這是清朝的吃法。現在的春餅在制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視個人的喜好而定,在食用時,有些人喜歡抹甜面醬、卷羊角蔥食用,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里吃。
3、春卷
除了春餅之外,春卷也是立春日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節慶美食。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宋代有一種“卷煎餅”,是春餅與春卷的過渡類型。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已經出現將春餅卷裹餡料油炸后食用的記載。到了清代已出現春卷的名稱。
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圓形薄面皮卷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后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餡心可葷可素,可咸可甜。
本文標題:和古人一起欣賞 關于立春節氣的古詩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