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出殯的棺材絕對不能落地 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中國人對于死字是比較忌諱的,很多正式場合都不能說一個死字。但是人固有一死,在古代的軍隊里,馬革裹尸可謂是每個愛國將領的夢想,但就算是馬革裹尸,也不能接觸到地面。從古至今的送葬出殯中,都是要求棺材絕對不能接觸地面,下面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古代人出殯時棺材不能落地的案例。從古到今,出殯的棺材絕對不能落地,老者解釋:這根本不是迷信

b86ba450352924c8acc774ab034f5186.jpg

清朝中的嘉慶皇帝死后,出殯的事情也是十分出名的,嘉慶帝本來身體就不太好,但在夏天清帝有一個傳統,那就是移居熱河省的承德避暑山莊辦公。而60時的嘉慶帝在該年夏天移居“行宮”后突然暴斃,這消息傳回京城,太子、權臣無不震驚。根據史書記載,共有8000人為其抬棺,目的就是保護棺木尸體以及路中換人,因為有一條規矩被嚴格遵守,就是出殯的途中,棺材絕對不能落地。。

e519ae0e1bcfd9f282b99bfbef28ab39.jpg

再一個就是香妃,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爾汗,據說伊帕爾汗身上總有一股濃郁的沙棗花香,所以被稱為香妃,傳說香妃抑郁而死,死后乾隆皇帝派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隊伍,抬著香妃的棺木返回故鄉,棺木不準落地。當棺木送到喀什時,送葬隊伍只剩下六人。

ab674bd9f19d201823ffa0c28b82908b.jpg

不過這些只是民間的傳說,據清史記載,她在宮中生活了28年,53歲時病逝,葬于河北清東陵裕妃園寢內,傳說香妃的兄長用了三年半時間,從北京帶回的遺物,葬在陵殿的東北角,所以香妃墓內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至少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古人對于送葬時棺材不落地的規矩是嚴格執行的,有人認為是“慈棺落地為不舍,兇棺落地為不甘”,不過,這里面就有點封建迷信的思想了。

d7a5e87baa46f2058f05dcf069c9db0c.jpg

有些老人雖然說不清這個規矩到底是代表了什么意思,但是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規矩。湖南的一百歲老人曾說:很多人以為這是迷信,其實不是,或者說一開始是現在不是;墓葬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早已深入人心;棺材出殯不落地成為世人遵守的古規矩,這個規矩是為了尊重死者的,因為人們一直都認為死人一旦落地,就是意味著在此下葬了,所以棺材落地的地點只能是在墓地的地點,中途落地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634
本文標題:從古到今,出殯的棺材絕對不能落地 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