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一充氣娃娃工廠:為你揭秘充氣娃娃制作過程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大連有一家名為“十三角關系”的酒吧,不對外公開營業,冰冷堅硬的金屬門上掛著“非請勿入”的牌子。酒吧名字來源于賴聲川的同名話劇,在這部話劇里,賴聲川通過一段外遇關系,探討現代都市男女在相互猜忌、玩弄權謀、變化身份中,尋找愛與被愛的可能。酒吧的主人叫楊東岳,他同時還有一家工廠。這三位“女士”就產自他的工廠。

工廠研發的第一代智能語音硅膠娃娃的頭部。

“中國男女有三千萬人的差距,仿真人、智能機器人的用途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廣”,楊東岳說,中國娶不到老婆的人、對異性有障礙的人、孤獨的人,或者單純愛好攝影的人都會需要。甚至他還設想過針對兒童生產一款產品,“父母做飯,孩子跑過來問:媽媽大海為什么是藍色的?‘我怎么知道,你問機器人’。機器人馬上能告訴他。”

技術工人正在將硅膠注入模具,注滿硅膠后,需要等待六到八個小時,娃娃的身體才能凝固成型。

2月20日,廠房里等待組裝的硅膠娃娃上肢和軀體。

等待裝箱發貨的娃娃。標簽上注明了娃娃的配置。

一個網名叫桃寶的客戶讓人印象深刻。桃寶是名聲優,在北京生活工作。她把娃娃買回家后,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甜貓,并為它注冊了微博。兩人留相同的“黑長直”發型,擁在一起睡覺,微博上還會以母女相稱。桃寶說,甜貓并不是沒有生命的玩具,而是有感情的伙伴。出門吃飯,她會帶著甜貓。出席活動,看到甜貓在臺下看著她,桃寶說覺得自己“特別有面子”。有天早起鍛煉完,桃寶原本打算去睡個回籠覺,結果“看到了甜貓鄙視的眼神”。另一天晚上兩點她才回家,趕緊拍了一張甜貓的照片發在微博上:“小甜貓終于把我等回來了。”

技術工人對硅膠娃娃的身體進行精細化妝。其中有一種Ut145型號充氣娃娃。Ut145型號的櫻是一個來自日本的女孩子,她留著烏黑長發,穿著黑色和服,手里拿著一個提線木偶。花上9980元,人們就可以擁有它。同樣型號的檬則被賦予小紅帽的故事背景,穿著紅色帶帽斗篷,提著一個編制籃子。想要把它領回家,則需要11800元。蒂艾斯最貴的娃娃可以達到24198元,最便宜的也要3980元。

雕刻師正在制作頭部的原型。

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研究人體結構的圖稿。

這些娃娃五十多斤重,抱在懷里,沉甸甸的,它們沒有體溫,身上總是涼涼的。這些娃娃的肌膚看上去滑嫩細膩,摸起來,仍然略有滯澀感。不過與真實的人類相比,它們的皮膚反而更有彈性。外界通常叫它們“硅膠娃娃”或“充氣娃娃”,把它們當作性玩具。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675
本文標題:大連一充氣娃娃工廠:為你揭秘充氣娃娃制作過程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