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至今仍存在“搶親”這種習俗!年輕人卻越來越反感這種做法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圖片.jpg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50對情侶身著傳統服裝舉行大型集體婚禮。

1000多名來自吉爾吉斯斯坦各高校的學生近日聚集在首都比什凱克的阿拉套廣場,發起一場名為“我們青年人反對搶親和早婚”的集會。促成這場集會的恰是最近剛剛因為搶親而釀成的悲劇。

據當地媒體報道,一名20歲的女孩因為不同意被搶成親,而與男方來到警察局。但當值警員對此不以為意,沒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最終導致這名女孩在警局外被男方殺害。

消息傳出后,在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引發強烈反應。吉總理召開專門會議,責令“必須制止強制結婚以及搶婚的做法,即使受害者和解,犯罪者也必須得到真正的懲罰”。吉內務部長下令開除數名相關警員,并代表警方向全國民眾致歉。盡管搶親在吉國被法律所禁止,但是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幾乎沒有哪個涉案男子因此受到懲罰,更不要說因此獲刑。正是這種寬松的環境縱容了搶親習俗的長期存在。

搶親在吉爾吉斯語中被稱為“阿拉卡楚”,原意是指“帶一名年輕女子逃跑”,所涵蓋的范圍也比較寬泛,從雙方你情我愿的私奔到未經同意的綁架,都被歸為“阿拉卡楚”。但現在所指的基本都是用暴力或詭計綁架女性進而逼迫成婚的行為。具體而言,被搶的女子通常被帶到男方的家中關入一個房間里,男方的女親屬不斷說服她,使其被迫同意戴上已婚婦女的圍巾,這通常被視作接受的標志。如果被搶的女子拒絕勸說,希望返回自己的家中,她的家人反倒會說服她同意婚姻。時至今日,一些吉爾吉斯斯坦人仍然相信“好婚姻都是從眼淚中開始的”,這種觀點在一些偏遠地區非常流行。

有研究顯示,搶親的風俗起源于12世紀。由于當時資源相對匱乏,部落之間不斷發生偷盜對方馬匹和女人的現象。偷盜女人的行為逐漸演變成了后來的“搶新娘”。盡管類似現象在中亞其他國家也有發生,但在吉爾吉斯斯坦最為頻繁。

一次在比什凱克搭乘出租車時,記者偶遇了一位上了些歲數的司機。這位老司機告訴記者,自己的妻子就是搶來的。言語之間頗帶著幾分自豪與得意。在他看來,搶親的習俗是吉爾吉斯斯坦人作為游牧民族的一個鮮明印記,是民風剽悍、有男子氣概的表現。

與這位大叔一樣觀點相同的人在吉國仍有不少,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改變看法,認為這是完全不尊重女性權利的陋習。特別是搶親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強奸和早婚的發生,直接挑戰著現代法治社會的底線。為此,吉爾吉斯斯坦大批有識之士開始呼吁,有必要對這一陋習說“不”。

不久前剛剛從歐洲旅行歸來的吉國知名媒體人阿扎馬特·德納耶夫不無遺憾地說,“阿拉卡楚”現在儼然已經是吉爾吉斯斯坦的一張“黑名片”,自己在布拉格兩天時間內就遇上了好幾位與他討論這個問題的友人,自己對此頗為尷尬,難以作答。為此,德納耶夫在社交媒體上大聲疾呼,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該有所行動,消除這一陋習了。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769
本文標題:這國至今仍存在“搶親”這種習俗!年輕人卻越來越反感這種做法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