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何將未婚少女稱為“黃花閨女”?看到原因我不厚道的笑啦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大家都知道“黃花閨女”這個詞,那么黃花閨女到底從何而來?

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都喜愛在臉上“貼黃花”。黃花就是用采集的花粉,做成黃色的粉料,再用薄芝片、云母片、蟬翼、魚鱗、蜻蜓翅膀等剪成各種花、鳥、魚的形狀,沾滿黃粉之后將其粘貼于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

圖片.jpg

按照風俗,少女出嫁后就要另作一番打扮,因此古代民間有俗諺說:“今朝白面黃花姐,明日紅顏綠鬢妻。”時間久了,“黃花”兩字顛倒用在“閨女”一詞前面,構成了“黃花閨女”一詞,這一用法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詞。

圖片.jpg

從此以后,愛美的壽陽公主便時常摘幾片梅花,粘貼在自己前額上。宮女們見了,個個都非常羨慕,并跟著效仿起來。

圖片.jpg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806
本文標題:中國古代為何將未婚少女稱為“黃花閨女”?看到原因我不厚道的笑啦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